“素碗盛清露,茶芽绽雪香”,初品白茶,便觉这句诗道尽了它的风骨。无需繁复的器,一只素净的白瓷碗,盛上刚沸的泉水,投入几片裹着白毫的茶芽,看它们在水中缓缓舒展——像春雪初融时,悄悄探出头的嫩芽,又似月光下轻舞的银絮,不疾不徐,自有一份清雅。
沸水漫过茶芽的瞬间,香气便悄悄漫了出来。不是浓茶那般浓烈的霸道,是淡淡的、带着草木清气的“雪香”,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清甜,像清晨走过茶园时,鼻尖萦绕的那缕薄雾般的芬芳。浅啜一口,茶汤清冽甘醇,滑过舌尖时,没有苦涩,只留满口生津,仿佛把春日的晨露与山野的清风,都含在了嘴里。
品白茶的妙处,恰在“浮沉观自在”。看茶芽在水中浮浮沉沉,时而贴近碗底,时而轻轻上浮,像极了人生里的起起落落。但无论浮沉,它始终保持着本真的模样,不慌不忙地释放着滋味。饮茶人静坐桌前,看着这一杯澄澈,听着茶水轻晃的细响,心头的浮躁也渐渐沉淀下来——那些纠结的琐事、匆忙的脚步,在这一盏茶的时光里,都变得从容起来。
待茶汤见浅,茶芽也吸饱了水,沉在碗底,此时再品,滋味更显温润。没有初尝时的清冽,多了几分绵长的回甘,像岁月沉淀后的温柔,悄悄沁入心肠。原来白茶的“一味”,不只是味觉上的甘醇,更是一种心境的滋养——它不争不抢,以最朴素的姿态,给人最踏实的慰藉。
品白茶,品的从来不是茶本身,是那一份“素”与“静”,是在快节奏里慢下来的勇气,是于浮沉中守得住自在的从容。一杯白茶在手,便握住了片刻的安宁,也握住了生活里最本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