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视频 > 光明网披露珍贵访谈视频 缅怀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

  原标题:斯人已逝,绝唱绕梁——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编者按:

  2020年5月15日9时30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叶先生笔耕不辍,一生出版180多部著作、逾3500万字。

  1940年8月出生的叶永烈是浙江温州人,是著名小说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笔名萧勇、久远等,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他以长篇小说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

  叶永烈先生逝世之后,武汉电视台原台长、科普作家、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首批顾问委员赵致真联系光明网记者,独家提供了一段30多分钟的采访素材,这是武汉电视台《科技之光》2018年7月12日在叶永烈先生家中采访的原始素材,很可能是叶先生最后一次接受电视访谈。

2018年7月12日叶永烈先生在家中接受《科技之光》采访

  叶永烈先生回顾了他自1958年以来的科普创作经历,从中国科普标志性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到影响几代人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再到28卷、1400万字的《叶永烈科普全集》,叶先生见证了中国科普创作一甲子的风雨。

  视频中,叶永烈谈了他与《光明日报》的历史渊源,这段素材此前未对外完整发布,是弥足珍贵的影像史料。2015年7月,光明日报成立科普专家委员会的时候,叶永烈曾发来贺信,他说:“光明日报向来重视科普工作,重视科普作家的培养……最为可贵的是,1979年2月15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发表记者谢军的报道,题为《在困难中奋战——记科普业余作家叶永烈》,报社还配发评论《奋发图强搞四化》,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作为一位科普作家,我对《光明日报》心存深切的感激之情。”

1979年,读者郑渊洁致信叶永烈(图片来源于网络)

  斯人已逝,绝唱绕梁。经赵致真先生亲自授权并审校,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原始风貌,还原叶永烈先生的音容笑貌,光明网近期披露了这段珍贵的历史画面,以此缅怀叶永烈先生。

  赵致真: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大疫之年,太多的“应激”让人情感麻木。但叶永烈先生去世的消息仍然使我如遭电击,陷入持久的悲恸。打开微信,朋友圈里哀思如潮,和上海几位好友们通电话,更相与喟然长叹,感慨万端。叶永烈先生活着的时候很有名,但突然去世了,才更加感到巨大的缺失和塌陷。

  叶永烈先生无疑是我们时代绝伦超群的科普作家,,他所达到的高度,不仅同辈难以企及,很长一段时间内,后人恐怕也无法超越。《十万个为什么》,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家喻户晓。我们今天有多少栋梁之才,是当年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而加入科学大军的?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大奥秘,是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叶永烈先生在自己生命的存续期间,为这个世界留下了如此丰富的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将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苍穹中能见度极高的一颗亮星。

《十万个为什么》(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杰盖棺,楷模长存。我们今天说学习叶永烈先生,其实许多东西是学不来的。叶先生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个码字工”,但能用3500万字“码”出一座座高堂广厦,这需要怎样超凡的才赋、勤奋和坚毅?何况根本没有现成的字可“码”,他的每个字都是学习、思考和创造的结晶。就算连续50年笔不停挥,也要每年“码”60多万字。须知其中的大多数字,是在酷热难耐的陋室中“码”出来的,是白色稿纸垫在蓝色复写纸上“码”出来的,是左眼视网膜脱落右眼800度近视的困境下“码”出来的。80岁高龄住进医院,还在规划着出院后两部长篇的宏图。我们学习叶永烈先生,只能学习他的精神和他的境界。甚至这也很难学到,对于叶永烈先生,写作已经是他的生存方式。成为和心跳、呼吸、新陈代谢一样的生命迹象和生命体征了。

  我和叶永烈先生不在一个城市。1998年《科技之光》播出三周年,记不清叶永烈先生因为什么原因来到武汉,我闻讯后邀请他参观武汉电视台。并放映了我们相当粗糙的几部科普电视片。由于叶永烈先生曾长期在上海科影厂工作,我们自然有更多共同的兴趣和话题,乃至“交浅言深”,说到许多生活与工作中的无奈和秘辛。

1998年4月叶永烈在武汉电视台和赵致真交谈

  几天后,叶永烈先生如约寄来了他为《科技之光》播出三周年写的文章《荧屏上的“变电所”》,发表在武汉《长江日报》上。叶永烈先生在文中对电视科普的许多见解,今天看来非但不过时,反而更能振聋发聩。他为人善良谦逊、质朴厚道、践诺守信,从这件小事上可见一斑。

1998年5月叶永烈为祝贺《科技之光》播出三周年撰写的文章,发表于《长江日报》

推荐: 微视频丨开放之诺 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这种短视频 山东沂蒙建设集团部署华腾云视讯
播放次数:
内容摘要
2020年5月15日9时30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1976年春,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
标签:光明日报1983年科技之光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
来源:网络整理时间:2020-06-30 13:23作者:互联网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首页 | 资讯 | 品牌 | 科技 | 财经 | 营销 | 管理 | 自媒体 | 旅游 |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