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集:菊神秘语
《菊纬》完整后,王学会在研读时发现书尾夹着一张蝉翼纸,上面用上古篆文写着“菊神台、忘忧菊、醒世言”九字,旁附一幅微型图谱,指向昆仑山脉深处。据《菊纬》注释,上古菊神曾以忘忧菊化解人间纷争,菊神台藏着能唤醒人心本善的“醒世言”,只是千年来无人能寻到秘境入口。
恰逢昆仑山下的护菊分堂来报:当地牧民近期频繁失忆,连自家菊田都认不出,更有甚者性情大变,争抢财物。众人断定与忘忧菊有关——怕是有人提前找到秘境,滥用忘忧菊的力量。
即刻启程前往昆仑,抵达山脚时,牧民们正围着一片“醉心菊”争抢,此菊花色艳丽,香气浓烈,闻之便让人神志昏沉。王学花让众人佩戴禅心菊香囊,驱散迷香:“这醉心菊是忘忧菊的变异品种,有人用邪术催化,让它只让人忘却善念,留存贪欲。”
第九十集:昆仑秘境
依照蝉翼纸图谱,众人在昆仑主峰东侧找到一处隐蔽的菊形石门,门上刻着“无念无争,方见菊神”八个篆字。凌霜子以《菊纬》中的心法催动真气,石门缓缓开启,里面竟是一片云雾缭绕的山谷,谷底中央的菊神台上,一株洁白无瑕的忘忧菊正散发着柔和光晕,而台边站着一位身着羽衣的女子,正是墨菊子的师妹——素心子。
“世人皆为利往,唯有忘忧菊能让人抛开执念,这难道不是好事?”素心子轻抚忘忧菊,“我不过是想让天下人‘清净’,为何你们总要阻拦?”原来她认为人间纷争皆因欲望而起,欲以忘忧菊让所有人失忆,重塑“无争世界”。
张菊生上前劝阻:“无争并非无忆,忘了善恶对错,与行尸走肉何异?”素心子不听,挥手催动醉心菊的香气,山谷中云雾翻腾,众人眼前浮现出各自最执念的过往。王学花默念禅心咒,以护菊初心驱散幻境:“醒世言不在菊神台,而在人心!”
第九十一集:醒世归真
素心子见幻境被破,催动忘忧菊的力量,无数白色花瓣化作光带,缠绕向众人。凌霜子祭出《菊脉秘典》中的“归真阵”,将光带困住:“我曾也想掌控力量改变一切,可后来才懂,人心向善需自发醒悟,而非强行抹去记忆。”
王学会翻阅《菊纬》,发现忘忧菊的核心是“醒世”而非“忘忧”,当即诵读起书中的醒世箴言:“菊本清心,非为忘世;人本向善,非为无忆;执念如尘,拂之即散;初心如菊,岁岁常青。”
箴言声中,忘忧菊的光晕愈发柔和,那些被醉心菊迷惑的牧民渐渐清醒,山谷中的云雾散去,菊神台后的石壁上,浮现出上古菊神的石刻——正是“醒世言”的完整内容,与王学会诵读的箴言一字不差。素心子望着石刻,又看向恢复神智的牧民,泪水潸然而下:“我竟曲解了菊神的本意,险些酿成大错。”
她摘下忘忧菊的花苗,递给王学花:“此菊应护佑人心,而非操控人心,从今往后,我愿留在昆仑,守护菊神台,传播醒世言。”
第九十二集:昆仑菊缘
众人将忘忧菊的花苗分栽在昆仑山脉的各个节点,依照《菊纬》记载的方法培育,醉心菊的邪气渐渐消散,昆仑山下恢复了往日的安宁。素心子在菊神台旁建立“醒世菊院”,接纳前来求学的人,教导他们以菊清心、以善立身。
王学会则将醒世言与自己的诗词融合,写下《菊心醒世赋》,被各地护菊分堂奉为圭臬。这年春分,昆仑举办“醒世菊会”,牧民们献上自家培育的“昆仑雪菊”,素心子以忘忧菊泡制清心茶,众人在菊神台下品茶论道,诵读醒世言,场面祥和安宁。
王学花与张菊生并肩站在菊神台边,望着漫山遍野的菊花,张菊生笑道:“从菊香村到昆仑,我们走过了山川湖海,也见过了人心善恶,终究是守住了初心。”王学花点头:“菊神的醒世言说得好,初心如菊,只要我们坚守这份护菊向善的本心,江湖便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王学会提笔写下诗句:“昆仑藏菊语,醒世照初心。一念清欢起,千山菊色新。”清风掠过山谷,花瓣与诗笺齐飞,将这份唤醒人心、守护初心的菊缘,永远定格在昆仑的云海之间,流淌在江湖的每一寸土地上。
会员投稿
手机版
| 文学频道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