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凝春!陈升栋国画《满园春色》:一花双蝶藏尽人间芳菲意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营销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10-16    浏览量:999+

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艺术馆馆长陈升栋,以匠心笔墨将春日的蓬勃生机凝于尺幅之间,创作出国画佳作《满园春色》。这幅作品不仅延续了他对传统花鸟题材的深厚造诣,更以“老枝、粉瓣、双蝶”为景,搭配自题诗“粉瓣堆云倚老枝,双蝶争赴好春时。墨痕未许东风老,留得香魂满砚池”,实现诗画互映,让“满园春色”不再是笼统的景致,而是可感、可嗅、可触的鲜活意境。

 9177a2db3922381e04af6f28726dd5ac_1760327064207487.png

《满园春色》的妙处,先在“景之实”的细腻勾勒。画面中央,老枝以苍劲笔墨绘就,枝干用枯笔皴擦,纹理交错间尽显岁月厚重,却在枝桠末端生出盎然生机——粉白花瓣以没骨法晕染,浓淡相宜的胭脂色从瓣心向边缘渐淡,层层叠叠如“堆云”般饱满,既展现出花朵盛放的娇憨,又暗合“倚老枝”的坚韧。花瓣边缘的细微卷翘、花蕊的点点鹅黄,皆以工笔细描,不刻意追求写实,却让每一朵花都似带着晨露的湿润,仿佛凑近便能嗅到清甜花香。

 微信图片_20251016103657_2143_478.jpg

双蝶的灵动,更让静态画面有了“活”的气息,恰应“双蝶争赴好春时”的诗意。陈升栋以纤细却有力的笔触勾勒蝶翼,翅尖轻蘸墨色与赭石,翅脉纹路细如发丝却清晰利落:一只蝶翼微展,似刚停落枝头,触角轻探花瓣,尽显亲昵;另一只则振翅欲飞,翅膀的弧度带着动态的张力,仿佛正与同伴“争”着飞向更盛的春光里。两只蝴蝶一静一动、一近一远,让“满园”的广阔感通过细微景致落地,观者仿佛能透过画面,听见蝶翼振翅的轻响,看见春风拂过花枝的摇曳。

 

若说“景”是《满园春色》的躯体,那“意”便是它的灵魂,藏在“墨痕未许东风老”的坚守里。陈升栋并未将画面填满春色,而是巧妙留白:老枝延伸的方向、花瓣倾斜的角度,都在暗示东风轻拂的温柔,却以浓淡相宜的墨色赋予春色“不老”的生命力——老枝虽苍劲却不枯槁,花瓣虽娇嫩却不脆弱,就连蝶翼的墨色都带着鲜活的晕染感。更妙的是画面角落的砚台,淡墨勾勒的砚池旁散落几滴墨痕,与“留得香魂满砚池”相呼应,仿佛画家挥毫时,春日的花香与灵气皆融入墨中,让“春色”不再是纸上风景,更成了与创作者、观者相连的情感纽带——是对春光的珍视,也是对传统笔墨“情景交融”的极致诠释。

 

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在《满园春色》中尽显传统国画的笔墨功力:没骨法与工笔的结合,让花朵既有写意的灵动,又不失细节的精致;色彩上摒弃浓艳堆砌,以淡粉、墨色、赭石为主调,既符合传统花鸟的雅致,又让春色的鲜活跃然纸上。但更难得的是,他以现代人对自然的细腻感知,赋予作品温度——没有描绘“满园”的宏大盛景,却通过“老枝护花、双蝶争春”的小景,传递出对生命与春光的热爱,让每个观者都能从画中想起自家院落、街角公园的春日片段,唤起心底的温暖共鸣。

 

如今再赏《满园春色》,观老枝新花之趣、品双蝶争春之活、悟墨痕留春之意,便知陈升栋笔下的“春色”,早已超越自然景致:它是传统笔墨的当代延续,是诗画文化的鲜活表达,更是藏在每一笔、每一划里的,对人间芳菲的深情眷恋。


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