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正文

让我们坦坦荡荡地爱上诗歌吧,爱它个宇宙洪荒 ——第九期“天津诗人读诗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来源: 营销环球网     浏览量:999+

从唐砖宋瓦开始,这一路上不知踏破了多少双铁鞋,更换了多少匹骏马,就为了如今日这般,携一首诗与一丛山石执手而约,终在此间一坐,手指沿着石上行云流水的跳刀纹,历经岁月的侵蚀,那些纹路依然清晰如昨,粗粝而朴拙,像极了我们俯身在父亲踏实而温厚的背上,那种真切的贴合令我们无端泪涌。我们读六月的诗,读“爱你最深却轻易不表达的那个人”;我们读六月的诗,读“把你视为软肋也把你视为铠甲的那个人”;我们在六月读诗,读“默默地舔舐伤口,再默默地重新上路的那个人”。是的,我们何其有幸,能在诗句中,寻得那个隐忍、深沉、习惯于默默养家糊口的那个人!

2024年6月23日上午,我们以第九期“天津诗人读诗会”的名义礼敬父亲!我们以诗人的名义阅读父爱如山!

 第九期“天津诗人读诗会”特邀当代著名诗人、国家一级作家、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导师胡茗茗老师为点评嘉宾。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诗歌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天津诗人》读本总编辑罗广才,著名演播艺术家、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原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编委、播音管理部主任黎明,天津市河北区政协原副主席、河北区统战部原部长张景云,《天津诗人》顾问、原天津宝坻经济开发区主任王为民,民革天津市委会社会法制专委会副主任、天津京秀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京涛,天津市碧泉国际生活会馆董事长李仁堂,天津市碧泉国际生活会馆副董事长李晓玲,天津市帝择安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辉,以及刘萍、余数、王宏、武锦龙、杨郁卉、薛长爽、岳兵、刘宝银等40余位诗人和诗爱者与会。

李静馆长在致词中向大家介绍了博物馆的独特之处:天津华夏石雕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8年9月,坐落在天津市北辰区双街双进道南侧半湾大厦1-1-101,收藏了从两汉到明清两千多年间近千件大型石雕文物,填补了天津市在该项文化产业的空白,成为了天津古代石雕文化宝库。馆藏珍藏有园林石雕、建筑石雕、陵墓石雕等,人物、动物、栏板、浮雕、龙亭龙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等包罗万象。雕刻风格雄浑古朴、淡泊飘逸,手法圆润细腻,纹饰洒脱流畅。天津华夏石雕艺术博物馆秉承为社会办馆、普惠大众的办馆理念,免费对公众开放,籍此唤起更多人对文化产业的关注。

尚颖诵读谢默斯·希尼的《挖掘》,胡茗茗点评: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叙事诗是尤为重要的诗写手段在富有画面感的描摹中,诗意缓缓浮出。好的叙事诗或者一名好诗人的任务就是:诗人并没有发明什么,他只负责唤醒,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挖掘机就是个绝好的载体。它是诗的巨大粗制的掘士机,如同作者指尖矮墩墩的笔。创作就是一个深入挖掘的过程。每次动笔,都像是在挖掘内心的秘密花园,那里有着对世界的理解。但作为我们所谓“找到一个音调”的例子时,它是有趣的。这意思是,你可以把你的感情诉诸自己的语言,这自然音调即你所听到的,在听到的同时,一些情感和思考被唤醒,丝丝缕缕地被唤醒。

田素娟诵读大卫的《写给父亲》,胡茗茗点评:到目前为止,你们的诵读都已经感染到我了,可见好的诵读是非常有磁场非常有力量感的。诗人大卫是我们共同的好友,也是一位我欣赏多年的优秀诗人,他一贯以超拔的想象力给人以打击,他的诗句带有磁场。这是一首写给父亲的诗,也是一首男人写给男人的诗。诗人故意先正话反说,写男人之间的陌生、绝望甚至敌人,然后成最好的兄弟,甚至不是兄弟,都是“没人疼的孩子”,直至忍不住热泪,他教给我们一种写法,那就是越浓郁的感情越要收着写,忍着写,压着写,给它一个压力的结果就是最后的喷发。就像女人常说的“我恨你”其实恰恰是浓郁的“爱”的表达。

张红岩和肖依含小朋友诵读博尔赫斯的《雨》,胡茗茗点评:诗歌必须通向某个地方,那么我们顺着博尔赫斯的雨通向了作者的父亲,通向回想。这首诗歌以雨为主题,叙述沉稳老练而且痛感克制,读者容易走近和产生共鸣。

薛长爽诵读大漠十一的《回眸》,胡茗茗点评:写诗之难度,就是怎样去掉诗中非诗的成分,怎样让诗更朴素。朴素是与生命本体相一致的。所谓诗的创新是极难的,难不在于词语的花俏与夸张及漫无目的的比喻,而在于你写出来的文本是否与你的生命共振。才情与文化修养在这方面至关重要。返璞归真乃大道。慎言创新,说好自己想说的话就不容易了。

张乾诵读狄兰·托马斯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胡茗茗点评:这是我在写诗之初对我很有影响的一首诗。刚刚我说这首诗很好读,黎明老师说这首诗朗读有难度。黎明老师给大家讲一讲这首诗朗读的时候有什么技巧?这首诗的情感跳跃度很大,语言的控制、声音的控制、情感的控制就显得越发的难,希望大家要注意诗歌的语言——要走心,表达的过程中要做到兴奋和从容,在我们朗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才是这首诗的传播者,才能真正体现出这首诗的价值。胡茗茗点评:欧美的19行诗,它比14行诗呢,更多了一些变韵,在它的诗歌内部当中有一些重复的短句,就像这首诗一样,这样产生的结果就是特别有张力,有复合融合的情景人物事境。我觉得这首诗写的太饱满了,就是这种风景里面的人物的情景,以及他们融合起来的那种情感,然后呢,用“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进行承接和托举,甚至来进行一个转场和镜头的闪回,都是非常的奇妙。

杨郁卉诵读王妃的《前面走着一群父亲》,胡茗茗点评:后口语叙述的特点之一,舒展又节制,绵软又弹跳,淡入又出神,自然又诚恳。准确底下保持锐利。诗歌中很多小细节的词语,非常的大胆。就像照相一样,鲜活生命力的出挑更重要。

刘萍诵读朵渔的《父与子》,胡茗茗点评:这首诗的作者朵渔我们都非常熟悉,这首诗我想让罗广才来点评。罗广才点评——朵渔写的诗在业界还是非常有力量的,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他在细小结构中展现出强大的力量,是他诗歌的一个显著特征。这首诗与他最出名的诗歌《下雪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倒数第二句虽显粗糙,但诗歌中有时候“粗糙”的表达方式可能是一种艺术手法,用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者思想。当然,这也可能是一种个人主观的感受,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诗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总的来说,朵渔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他的作品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欣赏。

胡茗茗点评——父子间角色的变换,是本诗最大的亮点,我们都是在这种角色的转化与循环中让血脉一代代传承。我们左右张望,我们被夹在中间,我们的左右都是“镜子”。这个世界上,爱你最深却又不会表达的人,是父亲。他可能很少说“爱你”,但他的爱却从未停止。我们和整个世界的连接,就这么寥寥的几个人。这伦理,我们既享受着它又饱受复杂又甜蜜的折磨。

罗怡诵读周所同的《给父亲》,胡茗茗点评:所同老师是我在“青春诗会”自己主动选择的老师,他的为人非常好!细节,细节,还是细节,诗人用大量的细节处理,堆砌,涂抹,一个时代普通甚至卑微的老父亲形象跃然纸上。细节里有生活,细节里有时间,细节里有时代,细节里有特有的符号和气息,请一定相信细节的力量胜过语言。记得陈超先生说过:诗人是人类的良心,是刻写墓志铭的人,是坚持简洁而意味深长的人,是人类的祭司和歌手。

孙德刚诵读海男的《穿灰白色的确凉衬衣的男人》,胡茗茗点评:诗歌说到底是一种艺术,一门手艺活。诗歌语言是一个诗人终生温习的功课,诗人海男在我的印象里是一名诗歌女巫,玄妙的,神性的,巫性的,智性的,人性的,女性的兼而有之。这是她朴素直白的一类诗,但终究还是糅杂了艺术性的处理,比如踢毽子的切入和转化,丰富而立体了整首诗的构架。艺术的言说方式也很有海男的特点。

诗人武锦龙的女儿武宇熙诵读北岛的《给父亲》,胡茗茗点评:首先,这肯定是一首充满“隐喻”的诗作。父亲,一棵悲哀的橡树,在北方一个寒冷的早晨,“父亲”,他不仅指血缘上的父亲,更是中国某种传统力量与权威甚至威压的象征。给父亲,本质上意味着一次精神和心灵、情感的返回,又意味着承认并且主动进入父亲所造就、代表并且延伸下来的生存的历史。它也代表了游子归家的渴望和作为人子老去的寻根冲动。更蕴含了一个诗人对于自己人生局限性和必死性照耀下的前半生的回顾。高大坚忍的橡树,象征着北岛衰老而仍健铄的真实的父亲,但它如今也已经拥有了悲哀真实的尺寸,它悲哀,却并不因此丧失其全部高大坚忍的特质,而正因为其高大坚忍,却又反过来更加突显了它的悲哀拥有多么巨大和形象的尺寸。它的悲哀与它的生存等身。这就是父亲带来我们的稳固、强大和巨大得难以言说的悲痛。。这是一首因为爱而特意巧妙隐藏的悼亡诗。第一节诗已经预示并且蕴含了此诗的全部,后面的只是更多更深的回忆和展开。是对第一节诗所展开的打击的本能反应,妄想通过增加更多的回忆和思考,来延缓打击对我们心灵造成的伤害和震动:时间拉得越是长,越是开,悲哀就会显得更稀薄些,悲痛欲绝的心情也许就能够在时间的缓冲剂中得到较好的缓冲。女人走进的夜晚将在同样一个北方的令人流泪的早晨,走出一个健壮的男人。这个男人可能是父亲,可能是作者,也可能是你,或者任何人。

白月影诵读臧海英的《石头》,胡茗茗点评:诗面上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寥寥数笔,将我们惯常所见的人生变故说了一番,顺便平平实实地说了两句类似感言的话,便戛然收笔。如此有限的寥寥数笔,却笔笔生力,搭在关节处,于无中生有中,人与自然、人与存在、人与命运那一种不得不的认同感,诗歌就是这样,它既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它可以温柔如细雨,也可以强烈如风暴。它是我们对世界的回应,是我们对存在意义的追问。罗广才补充——我选择这首诗的时候是因为一个场景,一个秋天,我独自去吃早餐,我对面有一位老人,名牌衣服但却非常邋遢,路过的人喊他老师,他用天津话说了一句“你嫂子走了,我没有没家了!”当时他的眼泪就出来了,我的眼泪也出来了。这首诗用最平凡的语言把这种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这首诗的立意和视角非常好。

王宇诵读罗广才的《父亲的记事簿》,胡茗茗点评:这首诗让我想到了李健的那首歌《父亲的散文诗》。亲情是永恒的诗歌主题,也是每一位诗人绕不过去的基本功。诗,本身不仅是语言,不仅是经验,甚至不是抒情,它就在你想说又说不清的那一部分里;在事物停顿的空白里;在你的心被扎疼的感知里,静静地呆着,等着你被上帝选中作他的代言者。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讲,作者用讲故事的手法通过记事簿托起一个老父亲的形象。这首诗垂直降落,无一字生涩,无一词不素,低调、本色、从容,向信任他的读者,传达灵魂的歌吟与流淌,江河或者热泪。

赵婷彦诵读王春天的《关系》,胡茗茗点评:诗人要解决的问题无非两个:理解自身,和自身对话;理解时代,和时代对话。诗人在诗中提到了一种针锋相对父子的关系,一直围绕钉子与墙的意象反复做文章。其间的刺痛,柔软,叹息,沉默等等复杂情感跃然纸上。这既是一种诗人的思考和表达,也是时代的一种人文关系的阐述。在此,我也想用一个意象来表达我的想法:到灯塔中去,到冷漠的核心去服役……这是我们诗人的活法和姿态。

岳兵诵读亮子的《给父亲拔牙》,胡茗茗点评:作者试图通过对拔牙过程细腻入微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绪和温度,就如同触摸到生活的肌肤,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源自于生命的体验,源于对这个世界深深的悲悯。结尾部分出现的那颗子弹托起了整首诗。这个意向的出现既真实又无比重要。

尚颖诵读余秀华的《我已经很多天没写诗歌了》,胡茗茗点评:我们通常会说写诗要有清晰的“筋骨”。这里的“筋骨”是指诗歌的内在结构和力度,还有节奏,或者可以叫做旋律。“他有黑泥土,我有白纸张”就是本诗里的筋骨。其实诗人和大多数人一样,买菜,吃饭,逛街,招猫逗狗,熨烫衣服,对着窗外发呆,不同的是,诗人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事物背面的东西,美好或者黑暗,复杂或者皎洁。然后把它写出来,好好写,写清楚,诚实一些,具体一些,相信细节在文本中自带的力量。持平常心,作平常人,写不平常的诗。诺贝尔获奖作者古尔纳曾说:“写作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他们绝对不知道的事情,人们可能知道这些事情,但是要找到一种方法,用让人无法逃避、必须直视的方式说出来”。

田素娟诵读禾秀的《站着投降的人》,胡茗茗点评:说到底,当我们谈论诗歌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在讨论文字的艺术,我们在探讨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世界的深情告白。作者选取的一系列从小到大到死的生活镜头,无非是贯穿其中的“爱”,只字不提爱也是爱意满怀,越朴素越繁盛,越无修辞越是语言的狂欢。我想强调的是:现代创作诗歌一定要尽可能放弃词藻的堆砌,放弃形容词,放弃定语,多用名词和动词,尽可能的说真话,说清楚的话。学习写诗是一种更复杂的、严格意义上的学习。

张红岩诵读王宇的《拼音》,胡茗茗点评:深情永远如大海,真挚的绵长的爱就是大海腹腔里的海绵。这个作者貌似有些笨拙其实很会写亲情,因为很有感触,很细腻,很诚实,毕竟诗歌是最做不得假的。如果前半截再精炼一些的话,相信会有更多可能性发生。

薛长爽诵读张二棍的《父亲节,写给两个儿子的几句话》,胡茗茗点评:我想写作就是区分,是语言、信仰和文化差异的区分,也是经历和表达的区分。也是好诗和平庸之作的区分。优秀的诗人不关心真理,只关于个别。见筋勒骨。筋者,语言,“见”即是能清晰感受到语言细粝锐利部分;骨者,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勒”,指深刻。可以说,我这两日在反复自问,这是怎样产生的呢,直到读到这句话时才算明了一些:我大部分的文字都是总结性的有感而发,掏心掏肺地展示出来,记录下来。“总结性的”语言,本身就系统性、逻辑性、概括性很强的,也精练简洁,这文本的“筋骨”由来算找到了。所谓的“筋骨”,我曾在诗里把它比作“纤维”,生活的纤维,抽取,提纯,诗歌这高级的手工活,让我变得易感而沉默,我始终不愿接近那猝不及防的灼伤,但我知道我该保持善良,用我的经验提供给他人的防备和警醒。不然所有的文字都只会是装腔作势的呻吟或教条,毫无意义。我想这是态度问题。

王宏诵读西娃的《哎呀》,胡茗茗点评:在诗中,作者流露出很强烈的孤独和沉默意识,我相信这时侯,人不再靠语言和“物”交流,而是启动全身的感官器官去触摸,感知,对话。我认同诗歌就是一种疯狂的平衡技术,控制到无法控制,真实的一面自然就会出现,通过诗人的想象力,将一枚创可贴贴在那一声“哎呀”上,也贴在你我的哎呀上,那一刻,我们都同时哎呀了一下,诗人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此。

杨郁卉诵读杨震的《父亲》,胡茗茗点评:一首很适合舞台上朗读的诗,饱满的,抒情的,传统的……“整个世界都在你长满茧的掌中:粮食,原则,通向山外的路!”这两句加分了。然而,大词、空词稍有点多了,须规避一下。

刘萍和罗怡诵读吕游的《父亲,我不能写你了》,胡茗茗点评:很多诗歌书写爱情亲情,都是贴着皮肤的温度而写,很能打动人。对词语的捕捉建立在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和对人世的怜惜悲悯之上,因此,这样的词语是可靠的。可以说,是疼痛感使我们与优秀的诗歌相逢。这是一首成熟诗人的成熟之作,但对于成熟诗人来讲,越是成熟越是要避免过于成熟,相反要有颗粒感、笨拙感,把诗写得不那么像诗。

鲁菲儿和武宇歆诵读胡茗茗的《舷窗外》,胡茗茗点评:我简单说两句我写这首诗的背景:我在飞机上舷窗外,看到了很多云,当我看到了我的父亲隔着舷窗和我挥挥手,飞机上其他人都睡着,我一边在写这首诗一边在泪流满面。

由黎明老师为第九期“天津诗人读诗会”做总结发言:首先感谢大家,谢谢广才的邀请,其实广才在打电话的时候只跟我讲了参加读诗会,但没有跟我说主题,如果是这个主题我可能不会来,因为我的人生有两个痛点:一个是父亲,一个是母亲。我从来不朗诵父亲的诗,母亲的诗也不提笔去写。我在家没有翻阅本次的资料,伤痛不想去揭。但今天很触动我,写父亲的诗和朗诵父亲的诗区别很大,虽然大家朗诵上可能不太专业,但你们的动情朗诵让我很震撼、很感动,你们真的是在用真情朗诵父亲的主题,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撞击,让我们知道父母在的时候是多么的珍贵,哪怕他们瘫痪在床,只要他们在,家就在。我们这个活动不单单是一个读诗会,更是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孝道的传承。当一切都成为历史的时候,一定会成为你们的痛。我希望广才把这个活动深入下去,以后可以是诵诗会。我很想给大家朗诵一首诗,就是臧海英的《石头》。

父爱如山,温厚如石!我们背靠着大山,抚着石头的纹理。我们就是这样一群读诗的人,在六月的蓝天白云之下读诗,在华夏石雕博物馆里读诗,在第九期的“天津诗人读诗会”上读诗,在一首首诗里掸去父亲衣襟上的尘土,抱一抱集坚强、温柔、严厉、慈爱于一身的父亲,感受那份力量与美好。

是的,在一尊尊石雕里,我们找到了兽鸣、雨雪、幽壑、风入松竹声;我们在一首首诗歌里重新遇见了谦和、沉默、敦厚,以一己之力替我们抵挡伤害和挫折的父亲,让我们一次再一次回到温暖港湾的父亲,父亲一直是无我的存在,爱到深深处,原来就是这么简简单单。

天津诗人读诗会就要走到第十期了,即使两脚风尘,即使盛夏溢满窗口,我们这群读诗人,毅然决然的拿起诗歌这枚绣花针,把一句一词绣进去,把一城山水绣进去,把枯寂凄荒绣进去,把岁月苍凉绣进去,最后,把自己也绣进去,让我们坦坦荡荡的爱上诗歌吧,爱它个宇宙洪荒。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电话:26880982 邮箱:bcqyjzhzx@tj.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法制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