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庄街道德元里社区“德”到学堂自开设以来,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富有创新性的活动形式,已经成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鲜明旗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种子。
学堂的建立源于社区党委书记师雅梅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中所做的一次调研。在这次调研活动中,为社区青少年开设课后服务课程成为了排名前三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元里社区党委经过多方探讨,在街道党工委大力支持下,以社区居民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社区青少年文化素质为目的,以社区家庭、群众、青少年学生为载体,“德”到学堂应运而生。
自“德”到学堂项目创立以来,社区党委高度重视,积极整合各方资源,联合街道社工站、辖区学校等多方力量,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课程和活动,引导社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这些课程涵盖了传统文化、科学知识、艺术修养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众多课程中,德元里社区第七期“德”到学堂开展的《义字解读与国学文化》专题课堂尤为引人注目。课堂上,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环节,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义”字的内涵和国学文化的精髓。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关于“义”的哲学思考,还通过经典诵读、故事分享等方式,感受到了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互动,争相发言,分享自己对“义”的理解和感悟。有的孩子表示:“我明白了‘义’就是做人做事要讲道义、有正义感,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有的孩子则说:“通过学习国学文化,更加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
除了《义字解读与国学文化》专题课堂外,“德”到学堂还开展了多门精彩纷呈的课程。每一堂课都经过精心策划,内容丰富有趣,形式新颖多样。学校老师们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引导孩子们深入探索知识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除了课堂教学外,“德”到学堂还注重开展实践活动。社区组织孩子们参与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社区服务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和意义。同时,学堂还鼓励孩子们发挥创新精神,参与科技小发明、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感恩、奉献和担当。一位参加学堂的孩子兴奋地说:“在‘德’到学堂里,我学到了很多中华传统美德知识。通过这些课程和活动,我明白了这些美德的重要性,也更加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践行它们。”
“德”到学堂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也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共同学习、共同参与活动,居民们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同时,学堂的开展也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打造和谐、文明、美好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德”到学堂在党建引领下取得了显著成效。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学堂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学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社区还积极引入社会资源,与辖区内的学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学堂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
“以前孩子在家中并没有读书学习的习惯,自从参加了‘德’到学堂,孩子也慢慢爱上了看书,我也尝试在家里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读书成了我们全家的一项共同爱好。这些变化让我自己很惊喜,也让我在教育方面更有耐心和恒心。”参与“德”到学堂的家长向项目社工反馈。
“德”到学堂不仅为德元里社区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发挥了其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中的重要作用。社区党委书记师雅梅表示,社区以学习型社区建设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家风家教教育三方面的发展。在开展“德”到学堂时,注重向居民传递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导居民从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以提高居民自身的学习力,推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下一步,德元里社区党委将不断探索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加强与共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深化“德”到学堂项目建设,不断丰富学堂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升学堂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完善“德”到学堂服务项目,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幸福学堂。
记者:戚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