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胡爷爷写的便签带了吗?”“带了,怕忘了我昨天准备完就把它放我日志本上了。”在互相提醒中,引河里第二社区的网格员开始了一天的走访工作。
引河里第二社区是老旧小区,社区在基层治理、服务老人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群策群议的红色议事厅、人才济济的专业网格员、互帮互助的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在基层治理、解决难题、精准服务中逐渐探索出了老旧小区的社区治理之道。 “说起便签,还要从一次日常走访中说起。”社区网格员霍思琪说道。 那天,霍思琪像往常一样敲响独居老人张奶奶家门,许久之后张奶奶才打开门,扑面而来的是昏暗和闷热。原来,家中断电,张奶奶误以为是小区整体停电,加上患有小脑萎缩,张奶奶想不起来社区电话存哪了,也不愿麻烦别人,就没有联系任何人。 霍思琪听后心里一阵酸楚,一边帮忙开窗通风,一边联系物业公司维修电路。电工师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排查问题,更换电闸,恢复电路。随着电闸复位,灯光瞬间洒满小屋,张奶奶的脸上也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由于断电,张奶奶家的冰箱里许多食物都已变质。霍思琪和同事随即开始清理擦洗冰箱,即便汗水湿透了衣衫也毫不在意。清理完冰箱,她又拿起扫帚、拖把,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让张奶奶的居住环境干净舒适。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霍思琪梳理了张奶奶需要的日常信息。回到居委会后,她将信息内容写到便签上:居委会电话、烧水坐半壶、出门关火关气等,随即又赶往张奶奶家中,将便贴张贴在家中显眼位置。临走时,霍思琪拉着张奶奶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张奶奶,您记住,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给我们打电话,我们随叫随到!”张奶奶笑着感谢,不停点头。 “服务老年居民更需要注意细节,我们举一反三,开始实行便签提醒行动。根据每位老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便签,提醒吃药、提醒带钥匙、提醒看病、提醒社区活动……不同大小、形状不一、内容丰富的便签让老人看着方便,心情也愉悦。”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何学庭说。 社区里,被默默记挂的老人,门前亮起的灯、冰箱里新鲜的蔬果、墙上小小的便签……编织起社区治理的温度和困难老人安全防线上的坚实屏障,让“老有所安”的承诺在日常的细枝末节中稳稳落地。 “现在我一抬头就能看到居委会电话了,盼着网格员能经常来,能说说话还能帮我修修看看。”坐在沙发上的张奶奶看着对面墙上贴的便签笑着说道。 图文:引二社区 编辑、初审:姚婷婷 校对、复审:杨 洋 终审:吴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