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心归敦煌”个人画展即将于8月8日启幕,这场以敦煌文化为精神内核的艺术盛宴,不仅汇聚了画家对千年丝路文明的深情诠释,更将呈现其最新创作的国画《寒山悟》。这幅蕴含着禅意与哲思的作品,以“归心”呼应“心归敦煌”的主题,据业内预估,价值已超过百万元人民币。
敦煌艺术中,山水与修行的意象始终是永恒的母题——壁画里的飞天掠过山峦,石窟中的造像凝视红尘,无不藏着对“天地人”的深层思考。陈升栋的《寒山悟》正是延续了这份精神脉络,将敦煌的“归心”意境融入山水笔墨之间。画面中,寒山孤峙,墨色的浓淡皴擦出崖壁的冷峻与苍劲,云雾如轻纱般缠绕其间,似敦煌壁画中流动的飞天飘带,平添几分空灵;山巅孤庵临海而立,飞檐指向苍穹,像石窟檐角的剪影,在山海间守着一份宁静。庵内古鼎香烟袅袅,与山间云雾相融,一位修行者静立庵前,目送潮声漫过滩涂,涌入远方丘壑,目光里盛着超越尘世的澄澈。
画家专为作品题诗《寒山悟》:“一住寒山万事休,孤庵临海意悠悠。香焚古鼎思无尽,目送潮声入远丘。”诗句与画作相映,恰如敦煌文书中的偈语,将“心归”的意境娓娓道来——无论是敦煌石窟中修行者的虔诚,还是画中士人对山水的顿悟,都在诉说着同一种追寻:于天地间安放心灵,于静默中感悟真谛。
在技法上,《寒山悟》既可见敦煌壁画的线条遗韵,又显传统国画的笔墨精髓。陈升栋以中锋勾勒山骨与庵檐,线条如壁画般劲挺而富有张力;用侧锋皴擦山体,似石窟造像的衣纹褶皱,藏着岁月的肌理;晕染的云雾与海水,则借鉴了敦煌壁画中“随类赋彩”的灵动,让静的山、动的水、思的人,在“心归敦煌”的主题下浑然一体。
作为“心归敦煌”画展的重要作品,《寒山悟》以其独特的禅意与文化呼应,成为连接古今的艺术媒介。这幅预估价值超百万元人民币的新作,将与其他敦煌主题画作一同,在8月8日的画展中,邀观者共赴一场关于“归心”的修行,于寒山潮声里,触摸敦煌文化中那份永恒的宁静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