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 > 正文

墨韵描狸奴 憨态寄清欢——陈升栋国画猫图系列将映敦煌,8月8日共品心之归处

发布时间:     来源: 营销环球网     浏览量:999+

8b82904001589bc8915840f5bc6b2fa3_1753934140637965.png

当敦煌的壁画藏起千年的生灵,当丝路的月光洒向案头的慵懒,8月8日,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的个人画展将为“心归敦煌”的主题添一抹灵动——猫图系列。这组以猫为魂的国画,以笔墨为毛、以丹青为眸,将猫咪的憨态、机警与温情凝于宣纸,让归心之旅在猫的眼眸里照见日常的清欢。

 a352d137c3019d71c8128b8316ad2d64_1753934151630902.png

陈升栋画猫,最懂“于细微处见真趣”。他笔下的猫,不是寻常宠物,而是“案头客、窗下友”,是“捕鼠时的锐、酣睡时的柔”,每一笔都藏着对“烟火气”的眷恋,对“心之安宁”的注解,恰如敦煌壁画中那些不经意间点缀的生灵,让庄严里多了份人间的暖。

 804230b8882953b32162a15c084011f1_1753934169461165.jpg

观其《戏蝶猫》,墨色如春风般轻盈,笔锋似猫爪般灵动。狸猫蹲在窗台,前爪抬起欲扑,尾尖微微翘起,似在积蓄力量,猫身以淡墨与浓墨交织,绒毛的蓬松以干笔轻扫,似能摸到柔软的触感,脊背弓起如弯月,透着蓄势待发的劲。蝴蝶以淡墨与粉红点染,翅膀扇动,正从猫眼前飞过,窗台的兰花以花青与墨色晕染,叶片被猫爪碰得轻颤,与猫的“动”形成“柔与趣”的对话。背景的窗棂以淡墨勾勒,月光从窗缝漏下,以留白点染,照在猫的绒毛上,似撒了层银粉,墨色浓淡间,仿佛能听见猫爪扑空的轻响与蝴蝶振翅的微声,让人想起“万物有灵,戏耍间藏生机”的恬淡。他画猫的“锐”,不画其凶,而画其“专注里的天真”,让这戏蝶的瞬间成为“心无旁骛”的象征。

 aff7c7f46de0bf9a30e8b28f13f4dd7f_1753934189755591.png

赏其《酣睡猫》,则见墨色温润如暖阳,笔锋婉转藏慵懒。老猫蜷缩在棉垫上,四爪收于腹下,头埋进前爪,只露出两只尖尖的耳朵,以淡墨勾勒,尾巴绕着身体,似一条毛茸茸的环,猫身的墨色浓淡相间,勾勒出肥胖的轮廓,绒毛的纹路以细笔扫过,似随着呼吸轻轻起伏。棉垫以淡赭石与墨色晕染,绣着简单的花纹,旁边的线团以淡墨勾勒,滚落在地,与猫的“静”形成“乱与安”的对比。背景的书架以淡墨勾勒,几本书随意堆放,透着“无人打扰”的静,墨色轻浅处似有阳光透过窗纱,让人感受到“岁月静好,不过一猫酣睡”的踏实。陈升栋画猫的“柔”,不是刻意的娇憨,而是“卸下防备的松弛”,让这酣睡的姿态成为“心归安宁”的写照。

 a1345cba331ae2e8371b0c5848abd1dc_1753934199880226.png

更动人的是他的《伴读猫》,墨色里藏着书香气,笔锋间透着相伴暖。狸猫卧在翻开的书页旁,一只爪子搭在书上,似在“阅读”,眼神半睁半眯,透着“似懂非懂”的狡黠,另一只爪子蜷缩,尾巴盘在身侧,猫身的墨色与书页的淡墨相衬,鼻尖的粉红以轻点染,似带着温度。案上的砚台以浓墨勾勒,毛笔斜放在笔山上,墨迹未干,与猫的“闲”形成“文与趣”的呼应,背景的敦煌壁画拓片以淡墨轻扫,隐约可见飞天的飘带,让“心归敦煌”的意涵在书香与猫影间流转。墨色浓淡间,仿佛能听见翻书的沙沙声与猫的轻呼噜,让人感受到“千年文明与日常温情,皆可在一室之内相融”的奇妙。他将猫与书卷、敦煌元素相衬,让“陪伴”不止于人与猫,更成为“传统与当下”的对话。

 5af2e26c55fc40382f7aeaf2b489389c_1753934210391917.png

为何陈升栋的猫图能如此直击人心?只因他抓住了“猫之魂”——那是动与静的平衡(捕鼠时的机警如箭,酣睡时的慵懒如棉,藏着“张弛有度”的生活智慧),是灵与憨的交织(眼神里的狡黠与行为上的笨拙,透着“真实不装”的可爱),是归心的隐喻(猫总在熟悉的角落找到安宁,恰如人在敦煌的文明深处寻得心灵的栖居)。

 8d44bcbba94c311af54306ff234af84c_1753934220607794.png

8月8日,让我们走进敦煌,在陈升栋的个人画展中,遇见这些从笔墨中走来的猫咪。它们的慵懒消解了旅途的疲惫,它们的灵动点亮了归心的瞬间,相信这组猫图系列,会让“心归敦煌”的旅程多一份柔软——原来心安处,不必在远,或许就在一只猫的眼眸里,在笔墨晕染的日常里。

6df90aba6a284a85056b80d79ef18864_1753934238397948.jpg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电话:26880982 邮箱:bcqyjzhzx@tj.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法制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