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集:旧敌寻仇,阴谋再起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江湖上突然传出消息:八大门派中,武当、昆仑两派私下勾结,偷偷练着残缺的《天衍诀》,还抓了不少平民百姓当“试功靶子”。
二狗和学花在途经的小镇上,撞见几个武当弟子把一个老农打得口吐鲜血,逼问“练此功为何总走火入魔”。老农哭着说:“我只是个种地的,哪懂什么武功!”
学花拔剑喝止:“你们忘了祖师‘止杀’的训诫?竟用活人试功!”领头的武当弟子冷笑:“少装清高,你们不也靠着秘籍称霸江湖?”说着便挥剑袭来,招式里带着《天衍诀》的影子,却刚猛有余、柔劲全无,显然是强行修炼的结果。
二狗看出他内力紊乱,不忍下重手,只以“卸力掌”化解攻势,劝道:“这功不适合你,再练会走火入魔的。”可对方早已被野心蒙蔽,招招狠辣。学花无奈,用剑挑飞他的兵器,二狗趁机点了他的穴道:“好好反省吧。”
老农跪在地上磕头:“多谢侠侣救命!听说他们抓了几十人关在武当后山……”二狗和学花对视一眼,知道这趟浑水,不得不蹚了。
第14集:武当后山,智救平民
武当后山的石室阴冷潮湿,几十个平民被铁链锁着,个个面黄肌瘦。二狗和学花潜入时,正撞见昆仑长老逼着一个少年运功,少年经脉暴涨,眼看就要爆体而亡。
“住手!”学花剑光一闪,斩断铁链,二狗飞身抱起少年,输入一股柔和的内力稳住他的气息。
“又是你们!”昆仑长老怒喝,身后的弟子蜂拥而上。这些人练的都是残缺功法,内力浮躁,二狗和学花默契配合——二狗用“托天式”护住众人,学花则以“流风剑”挑断所有铁链,喊道:“大家快逃!”
混乱中,武当掌门带着高手赶到,见石室被破,竟想杀人灭口。他一掌拍向人群,二狗迎上去硬接,两股内力相撞,二狗后退三步,却借着对方的掌力旋身一推,掌风擦着平民头顶飞过,打在石壁上——这正是《天衍诀》“借力打力”的精髓。
“你竟已将神功练到这般境界!”掌门又惊又妒,疯魔般扑来。学花看出他经脉已乱,喊道:“二狗,攻他右肋!他强行练招,那里是破绽!”二狗依言出拳,正击中掌门右肋,对方惨叫一声,喷出黑血,显然是走火入魔了。
平民们趁机逃出石室,回头望着并肩而立的二狗和学花,远远地拜谢——这对侠侣,又一次护了他们周全。
第15集:秘籍传承,心之所向
经此一事,八大门派元气大伤,剩下的门派幡然醒悟,联名请二狗和学花主持“武林大会”,共商《天衍诀》的归属。
大会设在嵩山之巅,江湖各派齐聚。有人说该把秘籍交给少林保管,有人说该烧毁以免再引争端。二狗站在台上,手里捧着完整的《天衍诀》抄本,朗声道:“这功不是用来争的,是用来护人的。想学的,得先答俺一个问题——练它是为了啥?”
台下一片沉默。一个穿粗布衫的青年站出来:“我爹是猎户,被山贼杀了,我想学来保护娘和妹妹。”一个白发老妪说:“我孙女被恶霸抢了,我想学来救她。”
二狗点点头,把抄本递给他们:“有心护人者,便拿去学。心术不正者,给也学不会。”学花补充道:“我们会在各地设‘传功点’,只教防身之术,不授杀戮之招。”
众人听了,无不心服。少林方丈合十道:“二位才是真正懂《天衍诀》的人,江湖有你们,是幸事。”
夜里,学花望着天上的月亮,轻声问:“以后,我们就做这个吗?”二狗挠头笑:“俺觉得挺好,看着大伙平平安安的,比当什么武林盟主强。”他从怀里掏出个木雕,是朵歪歪扭扭的花,“给你的,学花的花。”学花接过来,指尖划过粗糙的纹路,心里暖烘烘的。
第16集:江湖路远,与君同行
几年后,“传功点”开遍了大江南北,学花教女子防身术,二狗教壮汉卸力功,两人的名字成了“安稳”的代名词。
他们没再住山洞,也没入豪宅,只在江南小镇租了个带院子的小屋,院里种着学花喜欢的月季,墙角堆着二狗劈好的柴。偶尔有江湖人上门求助,他们便出手相助;更多时候,就守着小院,看日出日落。
这天,有个当年被救的平民带着孩子来道谢,孩子捧着束野花,奶声奶气地喊:“李叔叔,王阿姨,谢谢你们!”二狗把孩子举过头顶,学花笑着给孩子塞糖。
送走客人,夕阳正好,学花靠在门框上,看二狗劈柴。他的动作里还带着《天衍诀》的影子,每一斧都恰到好处,不多一分力,不少一分劲。
“二狗,”学花喊他,“你说,咱们算不算江湖侠侣?”
二狗放下斧头,走过来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老茧磨得她舒服:“算吧,不过俺们这侠侣,不打架,只护人。”
学花笑起来,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月光:“嗯,就这样,挺好。”
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江湖的风从镇口吹过,带着柴米油盐的香。这对从黑风崖走出来的侠侣,终究把“绝世神功”,过成了最踏实的日子——路还长,他们会一直走下去。(未完待续)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