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立冬!”“纸浆!”“文化!”……一个个关键词从同学们口中蹦出。11月3日,“非遗纸浆‘绘’立冬 童言童语‘话’传承”周末实践营活动在御龙湾社区红领巾之家火热开展。青少年在趣味互动与动手实践中,共同解读独属于中华文化的节气密码。 “现在是什么季节?”“怎么判断冬天来了?”活动伊始,老师抛出连环提问,同学们抢答起来:“秋天?”“穿棉袄!”“天气冷!”自然引出“立冬”是古人判断冬季开始的标志之一。 接着,老师邀请3名同学上台,分别代表“一候”“二候”和“三候”,同大家问好。通过角色扮演,让“一个节气15天,每5天为一候”的知识点变得直观可感。老师顺势解释:“物候是古人观察到的动物、植物与环境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来安排耕种等。”“观察规律安排耕种,古人可真聪明!”乐乐同学说道。 讲到立冬习俗时,大家争相喊出“吃饺子!”,贴近生活的分享让青少年听得津津有味。 手工实践环节中,老师带领青少年一起动手制作了纸浆画。“纸浆是怎么制作的?”“纸浆画为什么是非遗?”面对同学们的各种好奇,老师一一解答。 活动最后,青少年拿着制作的纸浆画作品合影,齐声喊出“冬天我来啦”!此次活动在丰富青少年课余文化的同时,也让青少年进一步学习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图文:御龙湾社区 张婉婷 编辑、初审:姚婷婷 校对、复审:杨 洋 终审:吴 勇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