胪雷村:一方水土的文脉长歌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营销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08-20    浏览量:999+

营销环球网讯(文/李靖)福州仓山南麓,闽江支流缓缓淌过,滋养出一座名叫胪雷的村落。它没有名山大川的壮阔,却藏着一股令人心折的“神奇”——那是文脉绵延的温度,是乡贤反哺的热忱,是近万胪雷人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

 微信图片_2025-08-20_091025_280.png

走进胪雷,最先触动人心的,是两个以名字命名的基金会。陈绍宽先生的英名,曾与中国海军的壮阔历史紧密相连;陈景润先生的身影,是无数人心中“向科学进军”的灯塔。如今,以他们之名成立的基金会,成了胪雷学子成长路上的“灯塔”。每一年,当盛夏的风拂过村头的老榕树,基金会的奖励便会准时送到优秀毕业生手中,尤其对那些考上985、211高校的孩子,这份奖励不只是一笔资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许:愿你们承先辈之志,走更远的路。

微信图片_2025-08-20_090933_744.jpg

 而这份期许,总与一个名字紧紧相连——陈升栋。他是企业家,却在村里建起了艺术馆,让墨香与匠心萦绕乡野;他是爱心人士,年年自掏腰包,为考上重点大学的胪雷子弟递上奖学金。今年夏天,这份温暖格外浓烈:23日上午,福延公益携手陈升栋艺术馆,为31名金榜题名的985、211大学生发放奖学金和书画作品(一鸣惊人)。31张年轻的脸庞,映着阳光,也映着陈升栋先生眼中的笑意——那是看着家乡幼苗长成大树的欣慰,是“把爱留在故土”的赤诚。

 微信图片_2025-08-20_090936_496.jpg

不过十余日,胪雷小学的孩子们又收到了陈升栋先生的厚礼。136万多元,不是冰冷的数字,是3698套校服里的心意:春秋装的清爽,能伴孩子们在操场上追逐晨光;冬装的厚实,可护他们在寒风中安心读书。当孩子们捧着崭新的校服,指尖触到布料的柔软时,他们或许还不懂“136万”的分量,却一定能感受到那份“被惦记”的温暖——这份温暖,来自一个从胪雷走出去,又始终把家乡放在心上的游子。

 微信图片_2025-08-20_090939_497.jpg

胪雷的神奇,从不止于“奖学助教”的坚守。这里的游神文化,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每逢节庆,锣鼓声起,彩衣翩跹,近万村民簇拥着神像巡游,那不是简单的热闹,是对传统的敬畏,是邻里间的同心协力。而更令人动容的,是藏在这份热闹背后的“默契”——村里的企业家们,从不吝啬对家乡的付出。他们或许平日里奔波于各行各业,却总在每年的特定时刻“心有灵犀”:你出一份力,我添一份情,把辛苦挣来的钱,化作资助学子的善款,化作支持教育的养分。


 有人说,胪雷是“福州闻名的文化村”,可这“文化”二字,从不是挂在墙上的牌匾。它是陈绍宽、陈景润基金会里,每一笔奖励的温度;是陈升栋先生艺术馆里,墨色与爱心的交融;是31名大学生接过奖学金时,眼中闪烁的理想之光;是胪雷小学孩子们穿上新校服时,脸上绽放的笑容;是企业家们不求回报的资助,是村民们代代相传的尊师重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护一方文脉。胪雷的神奇,从来不是偶然——它是无数胪雷人用热爱与坚守,写就的一首关于家乡、关于教育、关于传承的长歌。这歌声,越过村头的老榕树,越过闽江的碧波,在福州的土地上久久回荡,也让每一个走进胪雷的人,读懂了什么是“故土情深”,什么是“文脉永续”。


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