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榕城,秋意渐浓,却因一场爱心之约暖意涌动。在中华慈善日到来之际,陈升栋艺术馆第二届胪雷助学行动正式启幕,“福蕾”助学护成长奖学金及国画作品发放仪式温情举办。31名胪雷籍优秀学子——他们或是考入985/211院校的本科生,或是奋进求学的研究生,在这里收获了沉甸甸的支持:不仅有缓解学业压力的奖学金,更有饱含期许的书画作品,让慈善的温度与文化的韵味,伴着金秋的风,吹进每一位学子的心田。活动当天的会场,早已被细致的筹备填满了温馨。工作人员提前摆好嘉宾席位牌、“爱心单位”荣誉牌匾,将奖学金红包与装裱精美的国画作品一一归位;志愿者面带微笑,引导着福州市红十字会、仓山区关工委、城门镇政府等部门的嘉宾,以及陈升栋馆长与受助学子们有序入场;技术人员反复调试音响与灯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顺畅无碍。上午10时,国歌奏响,全场肃立,仪式在庄重的氛围中拉开序幕。主持人缓缓道来活动的初心——以“弘扬慈善精神,助力学子成长”为核,传递中华慈善日“全民慈善、人人公益”的理念,也讲述着陈升栋先生多年来扎根公益、助学扶困的故事。福建教育电视台、福州电视台等媒体的镜头全程记录,让这份来自胪雷的善意,能被更多人看见、传递。
致辞环节里,话语间满是真诚与期许。胪雷村党委书记陈绍章说,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这场助学行动为村里的学子搭起了“向上的阶梯”,村党委会一直做学子们的后盾;受助学子代表陈鑫凌站在台上,声音带着些许激动,她感谢陈升栋先生与公益组织的慷慨相助,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未来要用知识回报这份关爱。福州市福延公益创始人李靖诉说着公益的初心:“我们始终想为困境学子点亮希望,让他们能无后顾之忧地追梦”;陈升栋馆长的话语更显朴实:“每次看到年轻人为梦想拼搏的样子,就想帮一把,让他们少些经济负担,多些前行的勇气。”他对学子们的叮嘱,对公益事业的坚守,让现场暖意更浓。城门镇党委书记黄明辉、仓山区关工委主任张为民也纷纷表示,会继续整合政企社资源,让助学帮扶的网络更密、更暖。
最让人动容的,是荣誉授予与资助发放的时刻。福州市福延公益为陈升栋先生颁发“爱心单位”牌匾与捐赠证书,表彰他在公益助学中的突出贡献;“桑梓情深奉献奖”“家族奉献奖”的颁发,连同捐赠资金与珍贵的《一鸣惊人》国画,是对支持地方教育、传承家族文化者的致敬——那幅2.8平尺的画作,收藏价值背后,是对教育传承的深深珍视。
随后,31名学子分批走上台,接过属于自己的荣誉。11名本科生捧回“升栋新秀奖”:1000元奖学金、荣誉证书,还有与中国首富张一鸣先生珍藏版同款的《一鸣惊人》国画;8名研究生也在该奖项中收获鼓励;8名“栋力攀升奖”与4名“985/211日升成栋奖”学子,更拿到了8平尺的珍贵国画,收藏价值达520万港元。每一位学子接过这份“物质+精神”的支持时,脸上都绽放着惊喜与感恩的笑容,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为他们的优秀喝彩,也为这份善意鼓掌。
仪式尾声,陈升栋先生接受媒体专访时,分享了对公益的长远思考:“助学不是一次性的事,我们想把这份责任坚持下去。未来不仅要资助更多优秀学子,还计划完善乡村教育基础设施,让更多孩子能在更好的环境里读书。”这份承诺,让这场助学行动的意义远超当下。
上午11时30分,主持人致上结束语,感谢所有爱心人士、嘉宾与工作人员的付出,仪式圆满落幕。合影时,学子们手中的证书与画作格外醒目,嘉宾们的笑容温暖和煦——这一幕,是金秋榕城最动人的风景。
陈升栋艺术馆的这场助学行动,早已不止是“发放奖学金”那么简单。它让慈善的温度、文化的韵味与教育的希望交织,为胪雷学子的逐梦之路点亮了一盏灯。相信未来,这些学子会带着这份关爱与期许,在求学路上更坚定地前行,待长成栋梁之日,再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让公益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