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水胜景图》:笔墨铺展的天地清旷之境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营销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09-14    浏览量:999+

营销环球网讯  赏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先生的国画《山水胜景图》,恍若踏入一处远离尘嚣的桃源秘境。先生以笔墨为舟,载着观者穿行于烟岚、平湖与青山之间,将“远岭含烟日半悬,平湖如镜映长天”的诗画意境具象铺展,又以孤亭、松风、瀑泉织就声色相融的画卷,让人在观画时,仿佛能卸下所有烦扰,沉浸式感受山水间的清旷与悠然。

 eabf5fe34fe78656a9fa36bd98ad5bf7_1757489783593907.jpg

画卷的远景,是先生对“远岭含烟”的精妙诠释。层叠的山岭自画面深处蜿蜒而来,先生以淡墨晕染出朦胧的烟岚,似轻纱般缠绕在山脊之间,让远山多了几分缥缈仙气。山巅之上,一轮红日半悬天际,并非炽烈耀眼的模样,而是带着柔和的光晕,将淡金的暖意洒向山岭、映向湖面,既为清冷的山水添了几分温度,又让“日半悬”的静谧感悄然弥漫。那深浅交错的墨色,勾勒出远山的轮廓与层次,没有刻意雕琢的锐利,却尽显山峦的雄浑与悠远,仿佛目光再往前探,便能望见山岭深处的无尽风光。

 微信图片_20250911115638_1228_478.jpg

视线移至中景,便是那“平湖如镜映长天”的绝美景致。湖面被先生以近乎平涂的淡墨与留白勾勒,不见一丝波澜,真如一面澄澈的明镜,将上方的长空、两侧的青山、天际的红日完整映照,形成“天在水中,山在镜里”的奇妙构图。水面并非单调的空白,先生以极细的笔触在湖面上晕染出淡淡的水色,似有天光在水面流转,又似有微风拂过留下的细微涟漪,让静态的湖面多了几分灵动。远处的湖岸线与青山相连,近处的水岸旁或有几株疏柳轻垂,枝叶以写意的笔触勾勒,为平湖增添了几分生机,也让画面的层次感愈发丰富。

 

画面的近景与点睛之笔,是那座“隐在青山里”的孤亭。亭子立于山畔湖岸,飞檐翘角的造型以简洁的线条勾勒,既透着传统建筑的雅致,又带着“大隐于市”的闲适。亭中未见人影,却似留有一方石凳、一盏清茶,仿佛正等待着寻幽之人前来落座。而亭外的景致,更让人心生向往——身旁是苍翠的青山,松枝在风中轻摇,先生以遒劲的笔触刻画松针,似能听见松风穿过枝叶的“沙沙”声;不远处,一道瀑泉从山间倾泻而下,水流以留白与淡墨表现,虽不见汹涌澎湃,却有“叮咚”的泉声仿佛顺着画卷流淌而出。“听尽松风与瀑泉”的意境,便在这无声的笔墨中全然呈现,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耳畔是自然的交响,心中是前所未有的宁静。

 

陈升栋先生在《山水胜景图》中,没有追求浓墨重彩的冲击,而是以淡雅的笔墨、和谐的构图,将山水的“清”与“旷”、自然的“声”与“色”完美融合。他笔下的远山不燥、平湖不寂、孤亭不孤,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观此图,不仅是一场视觉的享受,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归隐,让人在笔墨勾勒的山水胜景中,暂时脱离尘世的喧嚣,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悠然,也深深叹服于先生将诗意为画、以画传情的深厚艺术功底。


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