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环球网讯 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艺术馆长陈升栋的《江南水乡图》,以臻于完美的笔墨语言,将江南的灵秀与诗意凝于尺幅之间,每一笔、每一墨都尽显匠心,堪称当代山水题材国画中“形神皆备、意境无双”的典范之作,让观者一眼便坠入那片温润雅致的江南梦境。
这幅作品的精妙,首在构图的极致和谐,陈升栋以“疏密有致、虚实相生”的布局,将“白墙黛瓦映清波”的江南景致勾勒得气韵生动。画面中,白墙黛瓦并非呆板排列,而是高低错落、前后掩映,有的墙面以淡墨轻染出岁月的温润质感,有的黛瓦则用浓墨细致勾勒出瓦片的层叠韵律,每一处线条都精准利落,无半分冗余;下方清波以极淡的墨色晕染,似有若无的水纹随笔触蔓延,倒映着白墙黛瓦的影子,虚实交织间,仿佛水面正泛着细碎的粼粼波光,让静态的画面生出流动的韵律,尽显江南水乡的灵动鲜活。
更令人称绝的是笔墨的极致细腻,陈升栋对细节的把控堪称完美,将“一棹悠然入画罗”的闲适与“桥影横斜通古意”的厚重演绎得淋漓尽致。那艘悠然的小船,船身以浅棕淡染,木纹清晰可见,船头渔翁的蓑衣用干笔皴擦出粗糙质感,手中船桨轻划水面,桨尖带起的微澜以几缕淡墨轻轻扫过,瞬间让“悠然”二字有了具象落点;横跨水面的石桥,桥身线条古朴苍劲,桥洞的弧形圆润流畅,倒映在水中的桥影与实景对称呼应,似通古今,桥栏上隐约可见的斑驳痕迹,以极细的笔触刻画,既显岁月沉淀的古意,又不破坏画面的整体雅致。岸边的柳树更是点睛之笔,柳丝以极细的线条垂落,每一缕都轻盈飘逸,顶端以嫩黄淡染,似被春风最先拂过,完美诠释了“春风先染柳丝多”的生机,让整个画面都透着沁人心脾的春日暖意。
最动人的,是意境的极致雅致,陈升栋没有刻意堆砌江南元素,而是以笔墨传递水乡独有的“烟火气与诗意感”。画面中没有喧嚣的人群,只有悠然的渔舟、静谧的屋舍、灵动的柳丝,却通过光影与色彩的微妙变化,让人仿佛能闻到雨后青石板的湿润气息,听到船桨划过水面的轻柔声响,感受到春风拂过柳丝的温柔触感。他用淡雅的色调营造出“清而不冷、雅而不孤”的氛围,白墙的素净、黛瓦的沉静、清波的灵动、柳丝的鲜活,在笔墨间完美融合,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视觉之美,更传递出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诗意栖居”向往,让每一位观者都能在画中寻得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这幅《江南水乡图》,是陈升栋对江南之美的极致诠释,也是他艺术功底的完美展现——从构图的精妙到笔墨的细腻,从色彩的雅致到意境的深远,每一处都经过精心打磨,无一处不彰显着国家一级美术师的深厚造诣,堪称“将江南之美装进画里”的传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