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环球网讯 当传统国画的笔墨邂逅闽南渔乡的独特风情,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艺术馆长陈升栋先生的全新力作《惠安女图》,以细腻笔触勾勒惠安女子的鲜活形象,用色彩与意境还原渔乡的灵动气韵,既展现出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更以人文视角捕捉地域文化之美,让观者在赏画间仿佛置身闽南海岸,邂逅那抹动人的渔乡风情。
观此画,“花巾覆额衬明眸”的画面瞬间抓住视线。陈升栋先生对惠安女标志性花巾的刻画堪称精妙,他以明快却不艳俗的色彩晕染巾面,花纹的勾勒细致入微,既有手工织物的纹理质感,又透着海风拂过的轻盈动感;花巾边缘自然垂落,恰到好处地覆于额前,将女子的眼眸衬得愈发清亮有神。那双眼眸并非简单的墨点勾勒,而是通过瞳孔的深浅变化与眼波的微妙流转,传递出惠安女子的温婉与坚韧,似含着渔乡的晨露,又藏着对生活的热忱,寥寥数笔便让人物鲜活起来。
画面中“竹篓新携岭上秋”的细节,更显画者对生活的精准捕捉。陈升栋先生以写实笔触刻画竹篓,竹篾的纹理清晰可辨,交错间透着自然的质朴;篓中隐约可见的秋日作物,以浅淡色彩点染,既暗示了“岭上秋”的时节背景,又让竹篓不再是空泛的道具,而是承载着劳作收获与生活希望的载体。惠安女子肩挎竹篓的姿态从容自然,手臂的线条柔和却不失力量感,巧妙呼应了她们“亦耕亦渔”的生活状态,让画面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地域特色。
更令人称道的是,陈升栋先生将“风过蕉林香暗度”的意境融入画中,为静态画面注入动态韵律。背景处的蕉林以写意笔触勾勒,叶片的舒展与卷曲尽显风中姿态,墨色的浓淡变化模拟出光影交错的效果,仿佛能看到海风穿过蕉林、叶片轻轻摇曳的场景;空气中似有若无的花香,虽未直接描绘,却通过人物惬意的神态与蕉林的灵动氛围悄然传递,让整个画面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感官上的联想,营造出“画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深远意境。
而“敢将纤手系渔舟”所蕴含的精神内核,更是整幅作品的灵魂所在。陈升栋先生没有将惠安女局限于“柔美”的刻板印象,而是通过她们系渔舟的动作,展现出独特的坚韧与果敢。画面中女子的手部线条虽纤细,却透着坚定的力量,系舟的动作娴熟利落,与海浪、渔舟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她们与海洋共生的生活智慧,更彰显了闽南女性“敢闯敢拼”的精神特质。这种对人物精神内核的深度挖掘,让《惠安女图》超越了普通的肖像画,成为地域文化与女性力量的生动载体。
作为当代传统国画的代表性人物,陈升栋先生在《惠安女图》中再次展现了“以笔墨传情、以丹青载道”的深厚功力。他既尊重传统绘画的笔墨章法,又突破题材局限,将地域文化与人文关怀融入创作,让传统国画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幅作品不仅是对惠安女形象的精彩定格,更是对中华地域文化的深情礼赞,让更多人通过笔墨之美,读懂渔乡的风情,感受平凡人物身上的不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