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童真,诗入画魂——陈升栋国画《童趣》的传世之美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营销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10-02    浏览量:999+

营销环球网讯  当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的新作《童趣》展卷,观者瞬间被卷入一场浸润着诗意与温情的美学盛宴。这幅以“青牛卧草似云堆,童稚翻书散果莓。不是人间烟火处,春风偷入画图来”为灵韵的国画佳作,集笔墨神工、诗画交融、童真意蕴于一身,既是艺术家数十年艺术积淀的巅峰呈现,更是传统国画美学在当代的璀璨绽放,每一寸肌理都透着令人沉醉的艺术魅力。

 1758261176276216.png一、笔墨臻绝:于浓淡干湿间绘就传世意境

 

陈升栋的笔墨功夫,在《童趣》中尽显炉火纯青之态,他以墨为魂、以线为骨,将传统水墨的“五色六彩”演绎到极致,让画面每一处都透着细腻入微的匠心。

 

画中“青牛卧草似云堆”的景致,堪称墨韵天成的典范。青牛身躯以浓淡相济的墨色铺陈,牛背用焦墨勾勒轮廓,再以淡墨层层晕染,蓬松的牛毛如流云叠絮,似有温润的质感扑面而来;牛腹以极淡的墨色轻扫,若隐若现间与青绿草甸相融,竟让人分不清是牛卧于草间,还是草绕着牛生,那份“似云堆”的闲适,在墨色的流转中被诠释得入木三分。牛眼轻阖,牛尾微垂,几笔简练的线条便勾勒出牛的温顺与慵懒,似能听见它浅缓的呼吸,与春日草甸的宁静相得益彰。

 

而“童稚翻书散果莓”的场景,更见笔墨的灵动鲜活。两个孩童的造型以遒劲而不失柔婉的线条勾勒,衣褶的刻画疏密有致——伏地时手肘撑地的衣纹紧凑利落,裙摆垂落草间的线条舒展绵长,连衣角沾着的草屑都以细如发丝的笔触点缀,尽显纤毫毕现的细腻。孩童手中的书卷以赭石淡染,书页的褶皱层次分明,似能触摸到纸张的轻薄;散落的果莓则以朱砂点睛,艳红的色彩在青绿墨色间格外亮眼,颗颗饱满如珠玉落盘,仿佛下一秒就要滚进草缝,那份生动逼真,让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拾。

 微信图片_20251002091743_18_348.jpg

二、诗画共生:让古典意蕴在画中流转

 

陈升栋深谙“诗画同源”的真谛,《童趣》绝非对诗句的简单复刻,而是将文字的意境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视觉语言,让诗与画在笔墨间浑然一体,绽放出双倍的艺术感染力。

 

“不是人间烟火处”的清幽,在画面构图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整幅画没有繁杂的背景,只以淡墨轻染出开阔的草甸,远处似有若无的远山以留白手法呈现,营造出“天地开阔、无拘无束”的意境。青牛与孩童居于画面中央,周围的草叶以疏朗有致的笔触铺展,没有市井的喧嚣,没有俗世的纷扰,唯有青草的清香、书卷的墨香与果莓的甜香在空气中交融,似世外桃源般清净悠然,让观者瞬间忘却尘嚣,沉浸在这份与世隔绝的纯粹之中。

 

“春风偷入画图来”的暖意,则藏在画面的每一处细节里。画家以轻灵活泼的笔触勾勒草叶的倾斜弧度,似有春风拂过,吹动孩童散落的发丝;书页被掀起一角,果莓的叶片微微颤动,连青牛身侧的草尖都向着风的方向舒展,那份“风”虽无形,却通过万物的动态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更妙的是色彩的呼应——孩童衣袍的浅青如春日新柳,草甸的青绿似雨后新芽,果莓的艳红若初绽花苞,所有色调都透着春日的生机与温柔,让“春风”不仅能看见,更能被感知到。

 

三、童真传神:于细微处捕捉生命本真

 

真正的艺术佳作,能直击人心最柔软的角落,《童趣》的动人之处,正在于陈升栋对“童真”的精准捕捉与深情诠释,他笔下的孩童不是刻板的形象,而是有灵魂、有情绪的鲜活生命。

 

左侧伏地翻书的孩童,手肘撑地,上半身微微抬起,目光紧紧锁在书页上,眉梢轻扬,眼眸亮得像盛着星光,嘴角噙着一丝藏不住的笑意,似正读到书中的趣事,连呼吸都变得轻快。他的手指轻轻按在书页上,指尖的弧度透着小心翼翼的珍视,裤脚挽起的边缘沾着草绿,袜子上的补丁都清晰可见,那份不事雕琢的天真,像极了每个人儿时沉浸在故事里的模样。

 

右侧专注拾莓的孩童,则完全伏在草地上,双臂向前伸展,手掌轻轻拢着几颗果莓,生怕它们滚落。他的脸颊贴着柔软的草叶,鼻尖微微泛红,许是被春风熏得,又许是因找到甜果而雀跃,连耳朵都透着淡淡的粉红。后背的衣袍因伏地的动作向上收起,露出一小片脊背的弧度,脚尖轻轻踮起,似在不自觉地跟着情绪晃动,那份憨态可掬的模样,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想起儿时为一颗糖果、一颗野果而开心半天的纯粹。

 

两个孩童虽无过多言语交流,却在姿态与眼神的呼应中透着默契十足的陪伴——你读你的书,我拾我的莓,却共享同一片草地、同一缕春风,这种“不刻意亲近,却彼此安心”的相处,恰是童年最珍贵的模样,被陈升栋以细腻入微的笔墨永远定格。

 

四、人文厚重:用艺术传递岁月温情

 

陈升栋的《童趣》之所以能成为佳作,不仅在于笔墨与技法的精湛,更在于其背后深厚的人文情怀——他画的不是“别人的童年”,而是每一个人心中都藏着的“记忆碎片”,是对生命本真的赞美,对简单美好的坚守。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早已习惯了焦虑与浮躁,忘了“趴在草地上晒太阳”的悠闲,忘了“为一颗果莓开心半天”的纯粹。而《童趣》恰如一股清泉,涤荡着观者的心灵,它用青牛的温顺、孩童的天真、春风的温柔,搭建起一个治愈人心的精神角落,让久居城市的人们得以暂时放下疲惫,重拾内心的柔软与宁静。

 

这份情怀,源于陈升栋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的敬畏。他深耕国画数十年,始终坚信“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走遍田园乡野,观察孩童的嬉闹,感受自然的生机,将这些最朴素、最真挚的美好融入笔墨。《童趣》所呈现的,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位老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恩,对人性的期许,对岁月的温柔回望。

 

当我们凝视《童趣》,看到的不仅是笔墨勾勒的画面,更是一段被时光珍藏的童年,一份能对抗岁月浮躁的纯粹,一种“春风正好,宜寻童趣”的生活向往。陈升栋以出神入化的笔墨,将诗与画、真与善、美与情完美融合,让这幅《童趣》成为跨越时空的艺术瑰宝,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璀璨夺目。


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