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里童真,诗中牧趣——陈升栋《牧牛三章》国画组图赏读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营销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10-06    浏览量:999+

营销环球网讯  宣纸上的墨色尚未干透,仿佛还凝着江南水乡的水汽。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艺术馆长陈升栋以《牧牛三章》组图,将古诗里的童真与闲趣化作可触可感的画面,三幅作品各有侧重,却又一脉相承,织就了一幅藏在笔墨里的田园牧歌。

 1758261176276216.png

《其一·戏水》是浸在水里的欢喜。陈升栋用淡墨晕染出半亩荷塘,青萍在水面铺成碎玉般的绿,几支荷花带着晨露的剔透,从荷叶间探出头来。画面中央,牛犊蜷在牛背上,四蹄轻搭在水中,牛毛被水光映得泛着柔润的光泽;牧童脱了布鞋,脚丫浸在水里,指尖正戳着水面的波纹,笑得眉眼弯弯。最妙的是那抹日影——陈升栋以极淡的赭石色在荷叶边缘扫过,既像夕阳斜照,又似孩童眼里的光斑,让整幅画都浸在暖融融的童趣里。

微信图片_20251005153250_28_348.jpg

 《其二·牵牛》藏着少年的韧劲。画面里没有浓墨重彩,只有苍牛的沉郁与牧童的鲜活形成对比:老黄牛身躯壮实,牛角弯出沉稳的弧度,四肢蹬地时肌肉的线条在墨色里隐现,显然还带着未歇的力气;牵着牛绳的牧童赤着脚,裤脚卷到膝盖,小腿上沾着泥土,却迎着风把牛绳拽得笔直。陈升栋特意将牧童的身影画得稍小,却用劲挺的线条勾勒他的脊背,再以浓墨点出他专注的眼神——没有夸张的动作,却让人读懂“能挽山光”的底气,仿佛下一秒,这一人一牛就能牵着满目的青绿,走进更远的山野。

 微信图片_20251005153235_26_348.jpg

《其三·柳荫》是刻在时光里的闲静。岸边的垂柳用淡墨与花青勾勒,枝条像丝线般垂到水面,几缕甚至轻触着牛背;老黄牛卧在苍苔上,眼皮半阖,尾巴轻甩着赶苍蝇,身旁的小牛犊正低头啃着青草,耳朵时不时扇动一下。远处的横塘泛着粼粼的波光,陈升栋以留白代替水波,只在塘边点了几笔芦苇,却让人仿佛听见蝉声从柳荫里飘出,又落在水面上散开。牧童呢?他没在画面中央,只在柳树下露出半张脸,手里攥着根柳枝,正安静地看着牛犊——这份不疾不徐的闲,恰是最动人的人间烟火。

 微信图片_20251005153243_27_348.jpg

读陈升栋的《牧牛三章》,像翻开一本旧相册。他没有用复杂的技法炫技,只以诗入画,以情运笔,让每一笔墨都沾着生活的温度。无论是戏水的欢、牵牛的劲,还是柳荫的闲,最终都落在“真”字上——是孩童本真的笑,是生灵自在的态,也是每个人心底藏着的、那片不愿褪色的田园。


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