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用熬夜追赶进度时,许晶晶却坚信:早起,藏着比熬夜更“可怕”的能量——它不是时间的简单置换,而是用清醒的开端,撬动一整天的高效与从容。
这份“可怕”,在于对节奏的绝对掌控。她多年保持着清晨六点起床的习惯:洗漱后花半小时梳理当天计划,将繁杂事务按优先级排序;再留一小时阅读或复盘,从行业动态到自我总结,在无人打扰的静谧中沉淀思考。这份规律,让她总能在白天的忙碌中保持清晰的主线,避免被突发状况牵着走。比起熬夜时的疲惫应付,早起赋予的“先发优势”,让她在决策时更敏锐,执行时更坚定。
更重要的是,早起让她避开了熬夜带来的隐性消耗。她见过太多人靠熬夜“补时间”,结果白天精神涣散,陷入“熬夜低效→白天拖延→再熬夜补救”的恶性循环。而她的早起,是用“提前启动”替代“被动追赶”:比如在拓展餐饮品牌时,她会早起去市场考察,观察晨间食材的新鲜度、商户的经营状态,这些白天难以捕捉的细节,成了她优化供应链的关键依据。这种“用早起的清醒抢跑”,远比熬夜的疲惫冲刺更有后劲。
对许晶晶而言,早起的“可怕”,本质是对自我管理的极致践行——它意味着拒绝惰性,主动为人生按下“加速键”;意味着跳出内耗,用可控的清晨为全天注入确定性。这份坚持,让她在多重角色中始终游刃有余:无论是企业战略的规划,还是社会事务的参与,都能以饱满的状态应对。原来真正的高效,从不是和时间赛跑,而是像她这样,用早起的智慧,让时间为自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