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环球网讯 季羡林曾言:“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句话,在福建晶铭餐饮管理集团董事长、四川领旗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领旗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身兼福建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敦煌市陈升栋艺术馆常务副馆长、川商总会理事、三台县政协委员的许晶晶身上,得到了生动印证。她的创业之路从非坦途,却在接纳“不完满”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丰盈之路。
许晶晶的“不完满”,藏在跨界的挑战里。从香港到内地,从熟悉的餐饮管理领域,跨界到四川三台县深耕麦冬产业,她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赛道:不懂农产品种植规律,曾因错判采收时间导致部分麦冬品质受损;不熟悉内陆市场消费习惯,首批研发的麦冬产品因口味偏传统而遇冷。这些“不完满”,曾让她在深夜反复复盘,但她从未因此停滞——她带着团队扎根田间,向老农请教种植经验,把“不懂”变成“精通”;她调研年轻消费群体喜好,将麦冬与潮流零食、饮品结合,让传统食材焕发新活力。正是接纳了“从零开始”的不完满,她才在试错中找到了麦冬产业的突破口。
她的“不完满”,也显现在事业的平衡里。身兼数职的她,既要掌舵多家企业的战略方向,又要参与协会工作、履行政协委员职责,难免有“顾此失彼”的时刻:曾因筹备“绵品出川”活动错过了女儿的家长会,也曾在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关键期,因连日加班忽略了自己的健康。但她从不将这些视作“遗憾”,而是坦然接纳“人生本就难以两全”:她会在出差间隙给女儿打视频电话,分享工作中的趣事;会在忙碌之余抽时间健身,用更好的状态应对挑战。这种对“不完满”的包容,让她在多重角色中找到了动态平衡,而非困在“必须完美”的执念里。
更难得的是,许晶晶将“不完满”化作了成长的养分。在推动麦冬产业链发展时,她曾想“一步到位”实现全链条标准化,却发现农户的接受度、技术的成熟度都需要时间沉淀。于是,她调整节奏,先建示范基地,再逐步推广;面对海外市场拓展的“水土不服”,她不急于求成,而是先与韩国HP集团等企业合作,学习国际经验,再稳步进军东南亚。这些“未达预期”的时刻,都成了她优化策略的契机——就像她常说的:“要是一开始就什么都完美,哪还有进步的空间?”
如今,四川领旗食品年产值达30亿元,带动近20万农户增收,“姣源本草”等品牌深入人心,许晶晶的事业版图早已超越最初的设想。但回望来路,她最珍视的,恰恰是那些曾让她“不完满”的瞬间:是第一次遭遇产品滞销时的焦虑,让她学会了更懂市场;是协调多方利益时的碰壁,让她炼就了更圆融的沟通智慧;是兼顾家庭与工作的疲惫,让她更懂得“取舍”的艺术。
许晶晶的故事,恰是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的鲜活注脚。她从未追求“百分之百的完满”,却在接纳缺憾、修补不足的过程中,让人生变得愈发丰盈。对她而言,不完满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正是那些未竟的目标、待解的难题,推动着她不断前行,在餐饮与农业的跨界中开辟新局,在商业与公益的平衡中实现价值。或许,这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接受不完满,却永远向着更好的方向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