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里,那架银翼无人机悬在半空,像一片静止的云。旋翼搅动晚风,带着泥土与稻穗的气息,掠过田垄时,机腹的探照灯洒下一片清辉,照亮了禾苗舒展的腰肢——那是智慧灌溉系统刚滋润过的痕迹,每一滴水珠都闪着精准的光。
曾经弯腰弓背的身影,如今站在智能终端前。指尖划过屏幕,墒情、苗情、虫情便在数据里流转,像古老的农谚化作了跳动的代码。传感器在田埂下呼吸,把土地的心事译成数字,传到远方的云平台,再变成指令,让滴管在夜色里悄悄滋养每一株作物。
光伏板在温室顶上铺开,吸收了一天的阳光,正把能量注入培育箱。那里,脱毒苗在恒温里舒展新叶,根系在透明的营养液里织成细密的网,像大地的血管,流淌着科技的暖流。曾经靠天吃饭的土地,如今有了精准的“作息表”,每一寸生长都被温柔地校准。
远处的仓库亮着灯,自动化分拣线正把新收的谷物归置整齐。机器的嗡鸣不吵,反倒像一首轻快的歌谣,和着晚风里的虫鸣,谱成新的田园曲。老农摸着光滑的秸秆,眼里映着光伏板的蓝光,又望向无人机消失的方向——那是他年轻时从未想过的景象,却比任何憧憬都更实在。
银翼缓缓降落,落在田边的充电桩旁。余晖最后一次吻过稻穗,也吻过机身上的泥土。这片土地记得牛耕的喘息,也接纳了科技的羽翼,古老的根系扎得更深,新的枝叶,正向着星光铺展的远方,生长。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