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深似海,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第二集)——王学会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王学会        发布时间:2025-08-02    浏览量:999+

沈知言的外套在苏晚衣柜里挂了三天。

 

不是不想还,是她总在找合适的时机。周三傍晚算好他常去的自习室时间,她攥着叠得整整齐齐的外套站在门口,却看见他正和一个穿红裙子的女生讨论问题——女生笑起来有两个梨涡,手里捏着的笔记本上,记着和他一样的考古术语。

 

苏晚悄悄退了回来,外套重新挂回衣柜时,衣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周四清晨,她在食堂碰见沈知言。他端着餐盘找空位,目光扫过她时顿了顿,径直走过来坐下。

 

“外套忘拿了?”他咬着包子抬头,嘴角沾了点芝麻。

 

苏晚的脸倏地热了,忙从帆布包里掏出外套递过去:“洗过了,用的同款洗衣液,不知道……”

 

“挺好闻的。”他接过外套叠好放在一边,自然地把她碗里的荷包蛋夹过去,“你不是不爱吃蛋黄?”

 

她愣住时,他已经把蛋白部分放回她碗里,动作熟稔得像做过千百遍。旁边桌传来窃笑,苏晚低头扒着米饭,耳朵却竖起来听他讲今天要去文物修复室帮忙。

 

“能去看看吗?”话出口的瞬间,她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

 

沈知言挑眉:“想去?”

 

“就、就好奇……”

 

“下午三点来实验室找我。”他擦了擦嘴角,眼里藏着笑意,“别穿白衣服,会沾灰。”

 

文物修复室比苏晚想象的更安静。阳光透过高窗落在工作台,几个戴着手套的学长学姐正用细如发丝的镊子修复陶片,空气里飘着特殊溶剂的淡淡气味。

 

沈知言递给她一件蓝色工装:“穿上,跟我来。”

 

他正在修复一尊唐代彩绘俑。俑的手臂断裂处有细密的裂纹,他握着修复笔的手稳得像定住了,笔尖蘸着特制黏合剂,一点点填补缝隙。

 

“这尊是去年考古队从墓葬里挖出来的,”他头也不抬地说,“你看衣摆的纹样,和你论文里提到的唐代仕女图很像。”

 

苏晚凑过去看,果然见那裙摆上的缠枝纹,和她研究的《捣练图》细节如出一辙。她指着一处卷草纹正要说话,却发现自己离他太近——他低头时,睫毛在眼下投出的阴影,刚好落在她手背上。

 

“这里的色彩残留很关键,”他忽然转头,鼻尖差点碰到她额头,“能帮我递下放大镜吗?”

 

苏晚猛地后退半步,膝盖撞到工作台,发出哐当一声。正在工作的学姐抬头笑:“小沈,别欺负小学妹啊。”

 

沈知言的耳尖红了,苏晚更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傍晚离开时,沈知言送她到宿舍楼下。晚风卷着银杏叶落在他肩头,他忽然从包里掏出个东西递给她——是片压平的银杏叶,叶脉清晰,边缘用金色颜料描了圈细边。

 

“修复室捡的,”他挠了挠头,“看你笔记本里夹着书签,这个……”

 

“谢谢!”苏晚接过来时,指尖碰到他的,像有微弱的电流窜过。

 

他看着她把银杏叶小心翼翼夹进书里,忽然说:“昨天跟我讨论问题的是张学姐,她考了我导师的博士,我们在做同一个课题。”

 

苏晚愣了愣,才反应过来他在解释。心跳突然变得很轻,像被风吹起的银杏叶,飘飘忽忽地往高处飞。

 

“对了,”他又说,“下周六有场敦煌壁画临摹展,一起去?”

 

路灯在他眼里投下细碎的光,苏晚用力点头时,听见自己心里有声音在喊:原来等待的种子,真的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听见破土的声音。

微信图片_20250802102512.jpg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责任编辑:王学会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