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的印记》第八组(29-32集):风雨中的清醒与心之所向——王学会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王学会        发布时间:2025-08-13    浏览量:999+

第29集:奔赴的意义

高晓明挂了电话就订了去西藏的机票,林晓晓帮他收拾行李时,往包里塞了盒布洛芬和暖宝宝:“藏区冷,她脚踝骨折肯定疼得厉害。”他看着她平静的侧脸,想说什么,却被她打断:“快去吧,别让她一个人在那边硬撑。”

 

到了藏区的卫生院,王大美正坐在床上给患儿开药方,脚踝肿得像馒头,却笑着说:“这点伤不算啥,医疗队人手紧,我能撑。”高晓明蹲下来帮她检查绷带,指尖触到她冰凉的皮肤:“跟我回去,这边的事我帮你协调交接。”

 

夜里在卫生院的宿舍,王大美望着窗外的雪山说:“其实我早就知道,你心里没我。但看到你为我跑这么远,还是挺高兴的,算没白疼你一场。”她顿了顿,眼里闪着光,“林小姐是个好姑娘,你得好好对她,别再像对我这样,总让人心悬着。”

 

第30集:工地上的成长

吴凤霞听说王大美受伤,特意提前下课去仓库帮忙整理账目。高晓明回来后,她把账本递过去:“这是我算的成本明细,你看看对不对。”字迹虽然还有点歪歪扭扭,却算得清清楚楚。

 

“进步挺快啊。”高晓明笑着夸她。吴凤霞红了脸,从包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贴着各种建材的照片,标注着价格和用途:“我跟工地的老师傅请教的,他们说看懂这些,才算入门。”她突然指着窗外,“你看,我种的太阳花又开了,这次记得浇水了。”

 

夕阳下,仓库门口的太阳花开得泼辣,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不再是那个只会用蛮力的姑娘,眼里多了对未来的笃定。

 

第31集:咖啡馆的新故事

赵一梅的咖啡馆办了场“读书分享会”,高晓明带着林晓晓去时,看见她正和那位开书店的老先生讨论诗集,笑得眉眼弯弯。“这是我先生,”赵一梅大方地介绍,“我们打算下个月结婚,把书店和咖啡馆打通,弄个‘书咖’。”

 

高晓明愣住时,老先生笑着说:“一梅总说,以前心里装着个人,装不下别人,现在才明白,合适的人就像合口的咖啡,不烫不凉,刚好舒服。”赵一梅给他们调了两杯“圆满拿铁”,杯沿的梅花和银杏叶缠在一起:“祝你们也早点找到最舒服的状态。”

 

离开时,高晓明回头看,咖啡馆的灯亮得温暖,赵一梅正帮老先生整理书架,两人的肩膀偶尔碰到一起,像首安静的诗。

 

第32集:银杏树下的答案

高晓明陪林晓晓去研究所取新做的榫卯模型,模型是用藏区带回的木料做的,刻着雪山的纹路。“王医生说,这木料在海拔五千米的地方长了几十年,质地特别稳。”林晓晓摸着模型说,“就像人心,得经过风雨,才知道到底装着谁。”

 

走到上次那片银杏林,高晓明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是枚银戒指,吊坠是个迷你榫卯结构——他找工匠照着林晓晓送他的模型做的。“以前我总在你们之间摇摆,是因为没看清自己的心,”他单膝跪下,声音有点发紧,“直到看见你帮我收拾去西藏的行李,看见你对着模型笑的样子,才明白,能跟我一起看懂木纹、守着时光慢慢走的人,是你。”

 

林晓晓的眼泪掉在戒指上,折射出细碎的光。她伸出手,戒指套进无名指的瞬间,风卷起满地银杏叶,像在为他们鼓掌。(未完待续)

微信图片_20250802102512.jpg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责任编辑:王学会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