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宫缘:太子与庶女的风波(13-15集)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王学会        发布时间:2025-09-14    浏览量:999+

第十三集:诗会风波起,才情破流言

 

婚后三月,汴京城举办“清明诗会”,皇亲国戚与文人雅士齐聚御花园,皇后特意邀王学花出席,实则想借机试探她的才学——此前宫中仍有流言,称她出身庶女,学识浅薄,不配辅佐太子。

 

诗会当日,王学花身着淡粉襦裙,手持团扇,静坐于薛勇身侧。轮到众人赋诗时,宰相之子李修故意发难:“太子妃娘娘出身书香门第,不如为大家赋一首春日诗,让我等开开眼界?”话音刚落,众人目光齐聚王学花,满是探究。

 

薛勇正要开口解围,王学花却轻轻按住他的手,起身笑道:“既蒙李公子提议,那我便献丑了。”她望着满园春色,轻声吟道:“东风拂柳绿丝绦,御苑花开满径娇。最是一年春好处,民心安处即良宵。”

 

诗句既写尽春日美景,又暗合“心系百姓”的初心,皇帝听后抚掌称赞:“好一个‘民心安处即良宵’!太子妃有此胸襟,实属难得。”李修面露愧色,流言也在这才情展露间不攻自破。诗会尾声,皇后主动将王学花拉至身边,递上一支玉簪:“这簪子配你,往后常来长春宫说话。”

 

第十四集:粮价异动查,慧眼揪贪腐

 

入夏后,汴京城粮价突然暴涨,百姓怨声载道。薛勇奉旨彻查,却发现各粮仓都称“存粮不足”,查案陷入僵局。回到东宫,王学花见他愁眉不展,便询问缘由,听闻详情后,她沉思道:“殿下,粮价暴涨绝非偶然,或许是有人暗中囤积粮食,再勾结官员谎报存粮。不如我们微服出巡,去民间粮铺看看?”

 

次日,两人换上布衣,走访西市粮铺。掌柜见他们面生,低声抱怨:“不是没粮,是城东张大户把粮都收走了,说要等价格再涨些才卖!”王学花当即记下线索,又随薛勇前往户部调阅粮库账目,发现近三月“损耗粮”是往年的三倍,且签字官员都与张大户有旧交。

 

掌握证据后,薛勇奏请皇帝,下令查封张大户的粮囤,将囤积的粮食平价卖给百姓,同时严惩了勾结贪腐的官员。百姓们拍手称快,纷纷称赞太子与太子妃为民做主。皇帝得知后,对薛勇说:“多亏太子妃心思缜密,你往后遇事,定要多与她商议。”

 

第十五集:边关急报至,同心定良策

 

秋末,边关传来急报——辽军突袭雁门关,守军伤亡惨重,请求朝廷火速支援。朝堂之上,大臣们分为两派:主战派主张立即派兵出征,主和派则建议割地求和,争论不休。薛勇虽倾向主战,却担心粮草与兵力调配不及,一时难以定夺。

 

回到东宫,王学花已备好边关地图,指着地图上的“云中山”说:“殿下,云中山是辽军的必经之路,我们可在此设伏;同时,让户部从临近边关的州府调粮,缩短运输时间,再派能言善辩的使者去辽营,假意议和拖延时间,等伏兵就绪,便能一举击退辽军。”

 

薛勇听后茅塞顿开,立即按照她的计策部署。不出十日,边关传来捷报——辽军中伏,损失惨重,主动撤军求和。皇帝大喜,在朝堂上公开称赞:“太子与太子妃同心同德,既有领兵之才,又有谋略之智,实乃大宋之幸!”

 

从此,王学花不仅在宫中站稳脚跟,更以智慧与格局赢得满朝文武的敬重,太子夫妇“同心辅国”的故事,也愈发深入人心,成为宋廷一段佳话。

 微信图片_20250802102512.jpg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责任编辑:王学会

上一篇:宋宫缘:太子与庶女的风波(16-18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