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集:苏绣坊疑云,绣线藏危机
徽州墨坊一别,王学会听闻苏州“锦绣坊”的苏绣被誉为“针间活色”,恰逢坊内举办“绣品展”,还会展出传承三代的镇坊之宝“百鸟朝凤图”,便邀肖天龙、王学花同往赏绣。抵达时,绣娘们正飞针走线,王学会驻足“百鸟朝凤图”前,指尖轻触绣线,却发现几缕金线颜色暗沉——凑近细看,线芯竟裹着细微的毒刺,与古籍中记载的“毒绣线”特征一致。
当晚,绣坊突然传出惊呼,“百鸟朝凤图”不翼而飞,两名看守绣品的绣娘也昏迷倒地。众人勘察现场,只找到一根断裂的金线,线尾还沾着淡紫色粉末。王学会对比粉末与毒绣线样本,沉声道:“这是‘残绣阁’的手法!他们专偷名贵绣品,还会用毒绣线篡改绣中图案,借此传递密信,怕是想借‘百鸟朝凤图’勾结江湖势力!”肖天龙与王学花当即追查,王学会则留在绣坊,翻阅绣谱寻找残绣阁的线索。
第六十一集:绣楼寻宝图,自在破针阵
根据金线线索,众人追踪至苏州城外的“烟雨绣楼”——楼内挂满绣品,每幅绣的针脚都暗藏机关,稍有触碰便会射出毒针,这是残绣阁设下的“针雨阵”。肖天龙与王学花刚踏入楼内,绣品突然展开,毒针如暴雨般袭来,寒月剑与流霜剑舞出剑花格挡,却因绣品数量太多,渐被针雨逼至角落。
危急时刻,一阵笛音穿楼而来,自在携数名擅长拆解机关的义士赶来。“这针阵靠绣线牵引触发,剪断主绣线就能破解!”自在吹奏《解丝曲》,笛音节奏恰好对应针阵机关频率,肖天龙与王学花依照笛音找到主绣线,一剑斩断,毒针瞬间停射。众人冲入绣楼顶层,果然见残绣阁阁主“绣罗刹”正用特制绣针篡改“百鸟朝凤图”,试图在鸟羽纹路中隐藏密信。
“敢断我财路!”绣罗刹甩出绣线,线端带着弯钩直勾王学花脖颈,肖天龙侧身挡在她身前,以天山折梅手扣住绣线。王学会带着绣谱赶来,大喊:“别碰篡改的绣线,有毒!”她迅速用剪刀剪下未被改动的绣角,绣罗刹见状欲烧毁绣品,却被自在以玉笛缠住手腕,最终被众人制服。
第六十二集:绣品归绣坊,苏绣续华章
绣罗刹被擒后,“百鸟朝凤图”终于完好回归锦绣坊。王学会协助绣娘用古法金线修补受损绣角,肖天龙与王学花则清理残绣阁的据点,截获未送出的密信;自在则带着义士守护绣坊原料库,防止毒绣线再次流入。绣品展重启当日,苏州城内的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王学会在“百鸟朝凤图”旁题诗:“毒线难遮针间色,侠心护得绣魂长”。
临别时,锦绣坊掌柜送给三人一幅定制苏绣,绣着他们守护绣品的场景,针脚细腻,栩栩如生:“多谢三位侠士,让苏绣的手艺能继续传下去!”三人捧着苏绣站在绣坊前,望着往来的绣娘与游客,王学会轻声道:“一针一线皆是匠心,这江湖,也该护着这份细腻与传承。”
夕阳下,绣线的光泽映着三人的身影,苏州的晚风带着绣香拂过——江湖的故事,正伴着苏绣的针脚,继续书写属于正义与匠心的篇章。(未完待续)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