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雪记》71-75集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王学会        发布时间:2025-10-11    浏览量:999+

第71集:立冬酒

 

立冬日,漕帮借“煮酒驱寒”为由设局,想在酒肆里灌醉矿洞守卫,趁机夺矿。王雪花提前让酒肆老板将“煮酒”换成掺了葛根粉的温饮——葛根能解酒,又在酒肆的梁柱上刻满“矿”字纹样,实则是守卫换岗的时辰表,还让牧童在酒肆外吹笛,笛声长短对应“安全”“危险”信号。

 

李大壮扮成酒客,腰间藏着浸过冷水的布巾,专等漕帮劝酒时递给水喝。漕帮果然轮番劝酒,可守卫喝的“煮酒”不解醉,反而越喝越清醒。当漕帮想动手时,牧童笛声突转急促,王雪花立刻带着村民赶来,梁柱上的“矿”字纹样也让守卫看清换岗时间,提前做好防备。混乱中,李大壮用冷水布巾泼醒试图反抗的漕帮成员,当场控制住局面。

 

第72集:小雪盐

 

小雪初降,官府借口“防雪冻”,要往矿洞附近的水井里撒盐,实则想污染水源,逼村民离开。王雪花提前组织村民在水井旁挖“滤水坑”,坑里铺着三层粗麻布,布上撒满晒干的艾草——能过滤盐分,又让妇人们用盐腌制“咸菜”,分给村民储存,避免因缺水缺粮陷入困境。

 

李大壮扮成送盐的差役,推着装满盐袋的车,车底藏着写有“污染水源”的纸条。官府撒盐时,李大壮趁机将纸条塞给村民,村民立刻将井水引入“滤水坑”过滤。王雪花带着御史赶到,当场舀起过滤后的井水饮用,证明水源未被污染,又拿出官府撒盐的盐袋,袋底刻着漕帮的印记,坐实了两者勾结的罪行。

 

第73集:大雪毡

 

大雪封山,漕帮想趁山路积雪难行,偷偷将矿银藏进深山的破庙。王雪花带着村民在山路旁的雪地里,铺上用羊毛织的“防滑毡”——毡子表面粗糙,能防滑,又在毡子边缘系上红绳,红绳延伸至破庙,形成“引路绳”,还在破庙周围的树上挂满“雪灯笼”(用雪堆成灯笼状,内置火把)。

 

李大壮扮成樵夫,背着柴刀在山路行走,柴刀刀柄里藏着矿银的重量清单。漕帮运银时,踩着积雪打滑,看到“防滑毡”便顺着毡子走,不知不觉被“引路绳”引到破庙。王雪花立刻让村民点亮“雪灯笼”,破庙被照得亮如白昼。李大壮掏出重量清单,与漕帮银箱的重量一一对应,御史当场下令查封银箱,漕帮成员插翅难飞。

 

第74集:冬至饺

 

冬至夜,官府联合漕帮在“冬至宴”上,想以“团圆”为名,诱捕参与护矿的村民首领。王雪花提前让妇人们包“菜饺”,饺子馅里藏着细铁丝——铁丝能穿透饺皮,形成“求救信号”的形状,又在宴席的桌子下绑上铃铛,一旦有人被抓,碰到桌子就会响。

 

李大壮扮成端菜的杂役,端菜时故意将饺子摆成“求救信号”的形状。村民首领看到后,立刻借故离席,官府见状想动手抓捕,却碰到桌子触发铃铛。王雪花听到铃声,立刻带着村民冲进宴席,与官府、漕帮对峙。此时,御史带着官兵赶到,当场出示官府与漕帮勾结的证据,将为首者全部抓获,村民首领化险为夷。

 

第75集:小寒梅

 

小寒时节,梅花开遍山野,漕帮想借“赏梅”之名,在梅林里设伏,刺杀御史。王雪花提前在梅林里种满“刺梅”(枝上带刺的梅花品种),形成“梅花阵”,又在梅花树下埋上竹筒,竹筒里装着石灰粉——一旦有人踩中机关,石灰粉就会喷出,迷住眼睛,还让孩子们在梅林外唱《梅花谣》,歌词里藏着“有埋伏”的暗语。

 

李大壮扮成赏梅的文人,手里拿着画轴,画轴里藏着匕首,以防不测。漕帮果然在梅林设伏,可刚进入“梅花阵”,就被刺梅的枝桠缠住,触发机关后,石灰粉喷得满脸都是。孩子们的《梅花谣》也让御史提前察觉危险,王雪花带着村民赶来支援,李大壮掏出匕首与漕帮对抗。最终,漕帮的刺杀计划失败,首领被御史下令逮捕,梅林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5f951b2e87c89afbc3ea63702842387b_1758004599114626.jpg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责任编辑:王学会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