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集:新徒入师门
婚后的菊香村,日子过得平静而热闹。这日清晨,王学花刚在菊田摘完第一筐白菊,就见村口来了个背着布包的少年,跪在护菊会总坛前不肯起身。“我叫林小菊,想拜您为师,学本事保护家乡!”少年抬头时,眼里满是倔强,额角还带着未愈合的伤疤。
原来林小菊的家乡遭山贼劫掠,父母为护他而亡,他一路打听,才找到护菊会。王学花看着少年手里攥着的半朵干枯白菊——那是他父母生前种的最后一株菊,心下动容,转头看向张二牛。张二牛笑着点头:“这孩子有骨气,值得教。”
拜师礼选在午后,林小菊捧着一杯菊花茶,先敬王学花:“师父,我以后一定像菊花一样,不向恶势力低头!”又敬张二牛:“张师叔,我想学好武当剑法,保护更多像我一样的人。”夕阳下,张二牛教少年握剑的姿势,王学花则在旁教他辨认菊种,菊田边的影子,成了村里新的风景。
第二十六集:秘辛现江湖
入秋时,护菊会收到一封匿名信,信里说西域有座“菊骨墓”,藏着能让人功力大增的“菊魂丹”,但取丹者需以自身精血为引,稍有不慎便会走火入魔。“这‘菊魂丹’是前朝邪医所制,当年我爹就曾说过,此丹若出世,江湖必乱。”王学花皱着眉,将信递给张二牛。
没过几日,江湖上果然传开了“菊魂丹”的消息,不少门派为争夺线索,开始互相厮杀。张二牛忧心忡忡:“再这样下去,之前的和平局面就要被打破了。”王学花忽然想起母亲曾提过,父亲当年曾藏过一本《禁丹录》,里面记载着销毁“菊魂丹”的方法。
两人立刻赶回菊香村,在母亲的旧木箱里找到了那本泛黄的册子。“果然在这里!”王学花翻开册子,里面写着“菊魂丹畏霜后白菊之蕊,需以千年菊芝为引,方可化解其邪性”。张二牛握紧剑:“我们得尽快去西域,在更多人被迷惑前,毁掉那丹药。”
第二十七集:西域斗邪修
赶往西域的路上,王学花和张二牛遇到了不少前往“菊骨墓”的江湖人,其中不乏被丹药诱惑的名门弟子。“这些人怕是不知道,所谓的功力大增,不过是邪丹透支性命的假象。”张二牛叹息着,随手救下一个被山贼抢劫的书生——那书生竟是苏玉衡派来送信的,说“菊骨墓”外已聚集了数十人,为首的是个练了邪功的西域修士。
两人赶到“菊骨墓”时,正见那修士一掌打伤昆仑派弟子,要强行闯墓。“住手!这丹药是祸根,你若敢取,便是与整个江湖为敌!”王学花抽出短刃,挡在墓前。修士冷笑:“凭你们两个,也想拦我?”说着便挥掌袭来,掌风里带着刺鼻的药味——竟是用活人精血炼制的邪功。
张二牛立刻拔剑迎上,武当剑法的“柔云式”化解了修士的刚猛掌力;王学花则趁机绕到修士身后,将淬了霜后白菊蕊汁液的菊花镖掷出,正打在修士的穴位上。修士惨叫一声,功力瞬间紊乱,张二牛趁机用“太极封印”锁住他的经脉,使其无法再动。
“这墓不能留。”王学花取出千年菊芝,按《禁丹录》记载,将菊芝粉末撒在墓门,又点燃带来的干菊藤。火焰裹着菊香,渐渐将“菊骨墓”烧成灰烬,那诱人却致命的“菊魂丹”,终于永远消失在江湖。
第二十八集:菊香满天涯
解决“菊魂丹”危机后,王学花和张二牛回到菊香村。此时的护菊会,已在江湖上站稳脚跟,不少地方都建起了分会,林小菊也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弟子,带着护菊会成员四处帮助百姓,教人种菊、治病。
这年冬至,护菊会举办“菊香宴”,邀请各门派和百姓代表参加。宴会上,王学花站在菊田边,手里捧着一杯菊花茶:“我曾以为,江湖是刀光剑影,是你死我活,但现在我明白,真正的江湖,是守护——守护身边人,守护正义,守护心里的那份柔软。”
张二牛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就像这菊花,无论长在石缝还是田埂,都能开出自己的芬芳。我们的江湖,也该让每个人都能活得有尊严,有希望。”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林小菊带着一群孩子,唱起了王学花教的《菊香谣》:“菊花开,香满坡,侠心在,不怕恶……”
夜深时,王学花靠在张二牛肩头,看着满村的灯笼——那是百姓们为感谢护菊会挂的,灯笼上都画着菊花。“你说,多年后,江湖人会记得我们吗?”她轻声问。张二牛笑着摇头:“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让这江湖多了几分菊香,少了几分争斗。”
月光洒在菊田,花瓣上的露水晶亮,像是在为这对侠侣,为这和平的江湖,写下永不落幕的篇章。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会员投稿
手机版
| 文学频道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