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菊影(第七十七至八十集)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王学会        发布时间:2025-11-17    浏览量:999+

第七十七集:雾隐菊踪

 

天下菊苑声名远播,却突然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只有一句“雾隐山藏菊魂,失则万菊凋零”,落款是一枚模糊的菊瓣印章。王学花查阅古籍发现,雾隐山是上古菊种发源地,传说中的“菊魂”是维系天下菊花生机的核心,一旦遗失,所有菊种都会逐渐枯萎。

 

众人即刻前往雾隐山,刚入山便被漫天浓雾困住,雾气中夹杂着淡淡的异香,让人神志模糊。王学会取出随身携带的香囊,里面装着禅心菊干花与艾草:“这香气能扰人心智,禅心菊的清气可破之。”她将香囊分予众人,雾气果然渐渐退去。

 

行至山腰,一座破败的菊神庙映入眼帘,庙前石碑刻着“菊魂藏于阴阳菊台”。进入庙中,只见中央立着两座石台,左台开着白色“阴菊”,右台开着金色“阳菊”,而两台之间的菊魂玉龛空空如也。张菊生察觉地面有新鲜脚印:“菊魂刚被人取走,看脚印方向,是往山顶去了。”

 

第七十八集:双菊劫

 

众人追至山顶,只见一位身着白衣的女子正手持菊魂晶石,她竟是当年迷菊宗宗主的师妹——凌霜子。“师兄懦弱,甘愿被你们感化,却不知菊魂能掌控万物生机,这等至宝岂能蒙尘?”凌霜子冷笑一声,将菊魂晶石嵌入怀中的菊纹玉佩,瞬间,阴阳菊台的花瓣纷纷飘落,山下传来急报:天下菊苑的菊花开始枯萎,禅心菊也失去了往日光泽。

 

凌霜子催动菊魂之力,无数白色菊瓣化作利刃袭来,王学花以菊杖抵挡,却发现对方的力量竟能压制禅心菊的清气。“菊魂本是阴阳相济之物,你强行独占,只会引发失衡!”王学会高声提醒,同时翻阅《禅菊记》,发现记载:“菊魂归位,需以阴阳双菊之露,辅以双人同心之力。”

 

张菊生立刻采摘阴菊之露,王学花取来阳菊之露,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将菊露注入玉龛。凌霜子见状,催动全力阻拦,菊杖与菊瓣利刃碰撞,激起漫天花雨。王学会趁机绕至凌霜子身后,以禅心菊枝点向她的穴位,菊魂晶石从玉佩中脱落,王学花飞身接住,将其稳稳放入玉龛。刹那间,雾隐山雾气散尽,山下传来欢呼:菊花全都恢复了生机。

 

第七十九集:菊脉传承

 

凌霜子被制服后,望着重新焕发生机的菊神庙,终于醒悟:“我一心想掌控菊魂,却忘了菊的本质是滋养而非掠夺。”她取出怀中的《菊脉秘典》,这是迷菊宗失传已久的正统菊艺典籍,记载着上古菊种的培育之法。

 

众人带着凌霜子返回天下菊苑,王学花决定开设“菊脉学堂”,由凌霜子传授正统菊艺,迷菊宗旧部、各地护菊人皆可前来求学。王学会则将《菊脉秘典》与《禅菊记》合编,取名《天下菊经》,既保留了禅菊的无争之道,又收录了上古菊种的培育技艺。

 

学堂开课当日,菊苑中人头攒动,有白发苍苍的老花农,有稚气未脱的少年,还有来自海外的菊艺师。凌霜子站在菊田边,手把手教导弟子辨识菊种:“菊脉传承,不在于掌控,而在于守护与分享。”王学花看着这一幕,欣慰不已:“当年菊香村的小小愿望,如今真的成了跨越世代的传承。”

 

第八十集:菊香万古

 

三年后,天下菊经传遍四方,各地都建立了菊脉分堂,禅心菊与上古菊种一同扎根在山河大地,生态愈发和谐,百姓安居乐业。这一年,恰逢天下菊苑成立五周年,王学花决定举办“万古菊会”,邀请所有与菊结缘的人共赴盛会。

 

菊会当日,菊香村人山人海,张二牛带着菊香村的乡亲们献上精心培育的“菊香贡菊”,苏玉衡带来海疆的潮生菊盆栽,巴图骑着骆驼,运来漠北的雪绒菊,西域传习社则送上赤焰菊改良后的观赏品种。王学会身着新制的菊纹旗袍,在菊田边设立诗案,往来客人皆可提笔题诗,诗笺挂满了整个菊苑。

 

凌霜子带着学堂的弟子们表演菊艺茶道,茶香与菊香交织,沁人心脾。张菊生走到王学花身边,递上一杯菊茶:“你看,这就是你一直想要的江湖。”王学花望着漫天飞舞的花瓣、欢声笑语的人群,眼中泛起泪光:“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江湖,是所有爱菊、护菊之人的江湖。”

 5f951b2e87c89afbc3ea63702842387b_1758004599114626.jpg

王学会挥笔写下最后一句诗:“菊脉延千古,初心照九州。山河皆含韵,岁岁菊香流。”清风徐来,诗笺随风飘荡,与漫天菊瓣一同,将这份守护、传承、包容的菊缘,永远镌刻在时光里,流淌在江湖的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王学会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59269581 邮箱:yxhqw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