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开拓者归来——蒋子龙文学创作分享会暨蒋子龙手稿和百部作品版本展”在河东区城市更新项目泰达津一·PARK举办。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天津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的著名作家蒋子龙与众多京津冀文化学者、著名作家、评论家及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畅谈文学中的开拓精神、文学创作者应秉持的创作态度及新时代文学创作,为三地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分享会中,蒋子龙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关仁山、天津市河东区作家协会主席徐凤文展开深度对话,围绕文学创作历程、创作经验以及作品中的工业元素与开拓精神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引发在场嘉宾的强烈共鸣。蒋子龙表示,真实呈现世界,真诚面对文学,是他多年创作一直秉持的态度。文学要直面现实,不能躲在远处冷眼漠视,不能丧失现实主义精神。正因为现实主义精神的存在,文学才能够帮助人超越现实生活的磨砺,给人以正面积极的引导,从而对未来充满希望。
随后的文学研讨交流中,来自京津冀的著名作家、评论家们就蒋子龙文学的时代价值及新时代文学创作展开热烈探讨,从不同角度解读其作品中蕴含的开拓意识与人文关怀。大家一致表示,蒋子龙以工业文明为墨、改革实践为纸,在文学史上镌刻下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标点。蒋子龙的作品关注了时代变革下的管理问题与青年精神状态,用笔触热切拥抱现实,精准发现难点,倾力鼓舞激励,不回避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因为挫折磨灭了前行的勇气,不因为困顿淡漠了对未来的希望,是常读常新的经典作品。
活动特别设置了蒋子龙手稿和百部作品版本展,由蒋子龙文学馆馆长王忠琪现场讲解。展览通过泛黄的手稿、不同时期的作品版本,生动呈现了蒋子龙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足迹。与会嘉宾还参观了天津机床工业博物馆,在工业历史与文学精神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蒋子龙作品中工业题材的创作源泉。
河东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国“改革文学”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蒋子龙以敏锐的时代嗅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雄健的笔力,创作出了一系列镌刻着时代印记的文学经典。这场分享会,既是对蒋子龙文学成就的致敬,也是对津派文化精神的回望与传承。当前河东区正在扎实落实“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等重点工作,盘活用好存量资源,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深化站产城融合,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这既是蒋子龙笔下无数火热实践的延续,更需要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改革开放精神的助力。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为京津冀三地的文学创作者、爱好者搭建起交流平台,从河东的历史积淀中汲取灵感,从身边的发展实践中挖掘素材,创作出更多坚定文化自信、书写河海津韵、反映时代发展的优秀作品。
记者:张丹 刘泽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