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环球网讯 “青牛负道踏云行,白发仙翁曳杖轻。”当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的笔墨落于宣纸,这首诗中的悠远意境便化作了可视的丹青长卷。其最新创作的国画《老子出关》,以超百万的估值惊艳画坛,不仅是笔墨技艺的巅峰呈现,更将道家哲思与艺术匠心熔于一炉,成为当代国画领域的又一传世佳作。
这幅作品的精妙,首见于线条与墨色的出神入化。陈升栋以其独创的“工写结合”技法勾勒乾坤,笔下老子的衣袂如流云舒展,线条刚柔并济,既有“吴带当风”的飘逸灵动,又暗含“铁画银钩”的遒劲力道,寥寥数笔便将老者仙风道骨的超然气质托显而出。青牛身姿稳健,肌理以淡墨层层晕染,牛首低垂间似藏岁月沉思,牛角的勾勒却见笔力千钧;随行童子眉眼纯真,衣纹褶皱细腻如真,抬手轻抚牛首的动作温情自然,暗藏“天人合一”的道家智慧。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画面中流转生韵,远山以泼墨皴擦晕染出苍茫意境,近松则用工笔细描出针针松叶,虚实相生间,仿佛能听见松风穿林、蹄踏云岚的声响。
意境的营造更见艺术家的文化底蕴。陈升栋深耕宋、元诸家笔墨精髓,又融入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体悟,让画面超越了“老子出关”的具象叙事。背景中云雾缭绕的山峦如隐如现,既暗合老子西出函谷关的神秘传说,又营造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空灵哲境。老子肩头的包袱轻拢,似藏《道德经》的千言玄奥,随行童子背上的行囊则盛满生机,一老一少、一牛一杖,在踏云而行的征途里,将“道可道,非常道”的深邃思想悄然传递。这种将哲学内涵融入视觉艺术的功力,正是其作品超越技法本身的价值所在。
作品超百万的估值,实则是艺术价值与文化担当的双重印证。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升栋的创作始终坚守“正道直行”的信念,拒绝媚俗匠气,以纯粹笔墨传递文化力量。这幅《老子出关》不仅延续了他“形神兼备”的人物画特质,更创新性地以笔墨为桥,让千年道家智慧在当代绽放光彩——正如他在敦煌画展中所践行的,将文人画的清雅与传统文化的雄浑气魄相融,让艺术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更可贵的是,这份艺术成就背后,是他以慈善拍卖助学助残的担当,是“德艺双馨”的生动诠释。
当目光流连于画面,仿佛能看见两千年前的哲人踏云西去,又能感受到当代艺术家对传统的敬畏与创新。陈升栋用一块宣纸、一方笔墨,让老子的玄思、青牛的沉毅、童子的纯真在时光中定格,既成就了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更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这样的作品,足以在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价值远超数字衡量,更是当代国画传承与突破的鲜活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