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 吾家有喜 天津 周则伟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营销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10-06    浏览量:999+

微信图片_20251006091238_69_348.jpg十月的津门,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把银杏树渐渐染成金黄,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季节的不仅仅让人感动的,这座城市特有的秋韵,更因为在这个十月,我们全家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喜事:儿子的婚礼。


儿子的婚礼,在天津北辰悦宾酒楼举办。清晨的阳光,将张贴的喜字映得格外红艳。这里见证过无数新人的幸福时刻,今天又将为这一段美好姻缘作证。


参加婚礼的有我和爱人的家族长辈,有老同学、老领导、儿子儿媳单位领导同事和从天南海北赶来祝贺的同学。当然,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亲家一家人专程从赤峰赶来。我深深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那是将掌上明珠托付给另一个人的不舍,更是见证女儿找到归宿的欣慰。

上午十一点十八分,在现场优雅的小提琴乐队的伴奏下,在众多亲朋好友见证和真诚的祝福声中,儿子挽着儿媳的手漫步走迈入了神圣的婚姻殿堂,开启了一对新人崭新的人生旅途。


儿子和儿媳的故事,始于2022年的夏天,两位优秀的年轻人,因为共同的理想,相遇在同一所校园,从一句“你好,新同事”开始了他们的缘分。从此,校园里多了一对并肩的身影。他们从志同道合的伙伴,到无话不说的知己,这份感情在朝夕相处中日渐生辉。

终于,在2024年的新年伊始,男生一次用心的表白,让他们的关系从“我们”变成了“我们俩”。这是一段从同事到爱人的浪漫旅程,是日久生情,更是细水长流。


婚礼仪式上,新人互致誓言时,引用了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我们就像诗里写的那样——‘我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儿媳紧接着说:“我们要做两棵并肩生长的树,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听着他们深情地朗诵这首诗,台下的亲友无不为之动容。这不仅是爱情的誓言,更是他们对婚姻的理解——既要相互依偎,又要各自独立;既要同担风雨,又要共赏虹霓。


作为父母,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感慨万千。儿子从蹒跚学步的孩童,到意气风发的少年,再到今天成家立业的男子汉,光阴仿佛就在弹指一挥间。还记得我把他把儿子转到市区的小学。那是第一次带着他坐地铁,眼里充满了对未来了无限的憧憬和好奇,记得他高考前在台灯下苦读的身影,记得他第一次领到工资时给我们买的礼物。而今天,看着他站在婚礼的舞台上,用坚定的臂膀挽着心爱的人,我知道,那个需要我庇护的男孩已经长大了。


婚姻是一场双向的奔赴,我喜欢亲家母的一句话,儿女成婚,我们不是做减法,闺女出阁了,儿子另立门户了。我们做加法,我们的儿女找到另一半,多一个人疼爱,对于我们家庭,我家多了一个儿子,你家多了一个女儿。


婚姻是血脉传承,一对新人首先将茶水恭恭敬敬地奉到奶奶、姥姥、姥爷面前。昭示着家族的长幼有序,当热茶递到我们夫妇和亲家面前,深深鞠躬,轻声说着“爸爸请喝茶”、“妈妈请喝茶”时我清楚地感到,我们浸润着幸福。 


婚姻是一场代际的交接。当我们渐渐老去,孩子们正迎来他们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这种交接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生命的延续,是价值的传承。儿子的圆满完婚,意味着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交班”任务已经完成。从此,他将撑起属于自己的天空,开创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精彩。

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童年有天真的美,青春有朝气的美,中年有沉稳的美,而婚姻,有着相濡以沫的美。婚礼是新人的浪漫,但婚姻里,藏着比仪式更珍贵的东西 —— 是选择彼此之后,便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理解、去承担。彼此需要包容、支持、生长成并肩站立的两棵树,把 “一辈子” 的誓言,过成岁岁年年的平常。   

微信图片_20251006091241_70_348.jpg作者简介:

周则伟,七十年代生于天津,教育工作者,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用笔名湮岚 谷雨等,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天津诗人》、《中国汉诗》、《天津青年报》、《天津教育报》、《家长》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有诗歌被收入《现当代天津诗选》。著有诗集《风絮》。


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上一篇:冯俊苍(天津)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