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敦煌的飞天在千年壁画上舒展衣袖,当大漠的风沙裹挟着文明的密码掠过时光,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以一场“心归敦煌”个人画展,为我们铺开了一场跨越古今的视觉对话。这场展览即将于8月8日盛大启幕,而藏在那些色彩与线条背后的,恰是一份“逆向思维”的创作哲思——你永远玩不过一个懂逆向思维的人,正如你无法用常规的目光,丈量敦煌文明与当代艺术碰撞出的无限可能。
陈升栋与敦煌的缘分,始于一次偶然的采风,却在反复的凝视与解构中,生长出独树一帜的创作路径。多数人仰望敦煌,是惊叹于它的恢弘与神秘,是循着历代画师的笔触追寻传统的脉络;而陈升栋却选择“逆向而行”——他褪去敦煌壁画的“神圣滤镜”,从斑驳的墙皮、褪色的矿物颜料、甚至是岁月侵蚀留下的裂痕里,打捞被时光掩埋的“生命力”。
在他的画中,飞天不再是既定印象里轻盈飘逸的仙子,而是被赋予了更厚重的“人间气”:笔触时而粗犷如大漠砾石,用浓墨重彩勾勒出挣脱束缚的力量;时而细腻如月牙泉的涟漪,以淡彩晕染传递穿越千年的温柔。他不刻意复刻敦煌的“形”,而是逆向深挖其“魂”——那些关于信仰的坚守、关于艺术的执着、关于文明的韧性,在他的画布上以全新的姿态苏醒。
这种逆向思维,让他的作品跳出了“仿古”的窠臼。当别人忙着复原壁画的原貌,他却在思考:如果敦煌的画师活在当下,会如何用现代的语言诉说古老的故事?于是,我们看到他将油画的质感融入传统工笔,用抽象的色块解构佛像的庄严,让敦煌的元素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既熟悉又陌生,既遥远又亲近。
8月8日,当“心归敦煌”的展幕拉开,与其说我们将看到一场画展,不如说将走进一场关于“逆向”的修行。陈升栋用他的画笔告诉我们:真正的传承,从不是亦步亦趋的跟随;真正的创新,往往藏在敢于“反其道而行之”的勇气里。就像敦煌文明本身,正是在不同时代的碰撞、不同文化的交融中,才得以生生不息——而懂得逆向思维的创作者,恰是为这份生生不息注入新动能的人。
这场展览,是陈升栋对敦煌的“心之回归”,更是他用逆向思维写给传统与当代的一封情书。当你站在他的画前,或许会突然明白:所谓“玩不过”,从来不是输赢的较量,而是当一个人敢于跳出惯性,用不同的视角打量世界时,他早已在自己的艺术宇宙里,开辟了无人能及的疆域。
8月8日,让我们走进陈升栋的“心归敦煌”,在逆向而行的艺术表达里,重新遇见敦煌,也重新遇见艺术最本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