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饰摇清响 苗绣映丹霞——陈升栋国画苗族少女图系列将绽敦煌,8月8日共赴文化之约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营销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07-31    浏览量:999+

b5b3d07bea31bff79d5e341f3cbcd75e_1753856737310763.png

当敦煌的风沙掠过壁画上的纹样,当丝路的阳光照见苗绣上的银饰,8月8日,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的个人画展以“心归敦煌”为引,让苗族少女图系列成为这场艺术盛宴中最绚烂的篇章。这组以苗家女儿为魂的国画,以笔墨为锦、以丹青为饰,将苗族少女的灵动、质朴与民族文化的厚重凝于宣纸,让归心之旅在银饰的叮咚声里,触到多元文明共生的温度。

 edcc06fb121995a0f600c36524f313e0_1753856750388785.png

陈升栋画苗族少女,最得“浓艳里的纯,繁复中的真”。他笔下的少女,不是“异域风情”的标签,而是“带着山水灵气的文化使者”——是拦门酒前的娇羞,是跳月场上的奔放,是绣架旁的专注,每一笔都藏着对“民族之美”的敬畏,对“文化本真”的叩问,恰如敦煌壁画中那些身着异域服饰的供养人,以鲜活的姿态诠释着“文明因多样而璀璨”。

 fbdc46c8afa3df046fdb42917bb116eb_1753856757238412.png

观其《银饰拦门》,墨色如苗寨的夜色般浓烈,笔锋似银饰的光泽般耀眼。苗族少女捧着拦门酒,银冠上的流苏以细笔勾勒,随动作轻摇,似有叮咚声从画中溢出,项圈、手镯以留白与淡墨相衬,在火把的映照下泛着冷光,与她红扑扑的脸颊形成“冷与暖”的碰撞。她的百褶裙以浓墨与靛蓝晕染,裙边的苗绣以朱红、藤黄点染,针脚细密如密码,藏着祖辈的故事,嘴角微抿,似有“客人若不喝,我便不挪步”的执拗,又藏着“怕失礼”的腼腆。背景的吊脚楼以淡墨勾勒,火把的光以橙红泼染,与少女的银饰相映,墨色浓淡间,仿佛能听见苗歌的嘹亮与银饰的轻响交织,让人想起“民族的好客,从不是刻意的表演,而是刻在骨子里的热忱”,恰如归心之人在敦煌感受到的,那份跨越千年的“开放与接纳”。他画少女的“礼”,不画其拘谨,而画其“以最本真的方式待人”的纯粹,让这拦门的瞬间成为“文化交融”的象征。

 6353fd1b5f505b5b9aa93b4ba41d9295_1753856763960300.png

赏其《绣架凝神》,则见墨色如苗绣的丝线般温润,笔锋似针脚般细密。少女坐在绣架前,银针在布上穿梭,苗绣的蝴蝶纹样以朱红、墨色勾勒,翅膀的脉络里藏着对“蝴蝶妈妈”的信仰。她的发髻缠着靛蓝头帕,以浓墨与花青晕染,露出的耳垂坠着银环,以留白表现,眼神专注地盯着绣布,睫毛的影子投在鼻梁上,以淡墨细勾,藏着“一针一线皆虔诚”的认真。绣架旁的蜡染布以靛蓝与墨色晕染,纹样与敦煌壁画的卷草纹隐约呼应,墨色轻浅处似有窗外的木叶声,与她穿针的轻响相和,让人感受到“民族的技艺,从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代代人的精神传承”。陈升栋画少女的“专”,不是刻板的专注,而是让这份坚守藏在“飞针走线”的日常里,打破了“传统技艺只是古董”的偏见,恰如敦煌的画匠,以一生的专注凿刻壁画,让美跨越千年。

 7fc5cd4a6644197cc4316286c74a176e_1753856769718060.png

更动人的是他的《跳月融壁》,墨色里藏着时空的对话,笔锋间透着归心的共鸣。苗族少女的跳月舞姿与敦煌壁画的胡旋舞相融,她的银饰与壁画中的金箔同辉,百褶裙的弧度与飞天的飘带以淡墨相连,让“心归敦煌”的意涵在苗家风情与千年壁画间流转。月光既是苗寨的月,也是敦煌的月,照亮她飞扬的裙摆与壁画上的舞姿,墨色浓淡间,仿佛能听见苗家的芦笙与敦煌的琵琶合奏,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舞姿,却在‘对美的追求’上殊途同归”的奇妙。他将苗族少女与敦煌元素相契,让“民族之美”成为“人类共同审美”的注脚,让归心之旅在对“文化多样性”的体悟中愈发深刻。

 de99d72609219b35ee08dbeb4fc32321_1753856781379525.png

为何陈升栋的苗族少女图能如此直击人心?只因他抓住了“苗女之魂”——那是服饰里的史(银饰的重量藏着迁徙的艰辛,苗绣的纹样记着民族的传说,是“穿在身上的史诗”),是性情里的真(笑时如山花烂漫,静时如深谷幽兰,不掩饰本真),是归心的映照(她们对民族文化的坚守,恰如人对敦煌文明的向往,都是“找到精神根脉”的旅程)。

 104b1e5f09a154bd75198ac43c0e04f3_1753856790548533.png

8月8日,让我们走进敦煌,在陈升栋的个人画展中,遇见这些从笔墨中走来的苗族少女。她们的银饰与敦煌的金箔共辉,她们的笑容与壁画的神情相映,相信这组苗族少女图系列,会让“心归敦煌”的旅程多一份绚烂——原来归心从不是单一的追寻,而是在多元文化的交响里,读懂“每一种坚守都值得尊重,每一份本真都闪耀光芒”。


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