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暖阳》前五集剧本——王学会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王学会        发布时间:2025-08-04    浏览量:999+

第一集:同学录里的回响

 

秋收的田垄泛着金浪,王姐蹲在谷堆旁核账,笔尖在账本上沙沙作响。儿子小宝举着本泛黄的同学录跑过来:“妈,这上面有你年轻时的照片!”

 

王姐翻开封面,“初三(2)班”的字迹映入眼帘,翻到中间一页,张文的名字突然撞进眼里——旁边贴着张少年寸照,眉眼清亮,嘴角带着点桀骜。她指尖抚过照片,想起毕业那天,他塞给她一枚搪瓷书签,上面画着稻田:“王秀敏,你说要让家乡土地长出最好的粮食,我信你。”

 

手机震动,陌生号码发来短信:“我是张文,刚回本地。同学说你种出了富硒稻,能去看看吗?”

 

王姐捏着手机站起身,远处收割机正吞吐着金黄稻穗。三十年前的少年身影,和短信里的名字慢慢重叠,像颗被遗忘的稻种,在记忆深处悄悄发了芽。

 

第二集:田埂上的重逢

 

张文来的那天,穿件洗得妥帖的夹克,手里拎着袋新摘的苹果,站在试验田门口张望。王姐从大棚里出来时,他眼睛一亮,快步迎上来:“王姐,真成了种稻专家!我在外地刷到你采访,就觉得这背影眼熟。”

 

“叫我秀敏就行。”王姐往他手里塞了瓶冰镇酸梅汤,“怎么突然回来了?”

 

张文蹲在田埂上,捏起颗饱满的稻粒:“老母亲病了,想回来守着。再说,想看看你种的稻子——当年你总说,咱这儿的土能养出金疙瘩。”他望着远处的河滩,“还记得不?咱俩总在那儿写作业,你骂我偷懒,我抢你零食。”

 

王姐笑出了声:“你偷家里的红糖饼,非要分我一半,结果被你妈追着打。”

 

“那是你帮我补数学的报酬。”张文也笑,指尖捻着稻穗,“你没变,还是当年那个认死理的姑娘。”

 

第三集:河滩边的往事

 

周末,王姐带张文去了当年的河滩。乱石滩修成了步道,芦苇在风里沙沙响。俩人坐在长椅上,看夕阳把河水染成琥珀色。

 

“我妈总念叨你,”张文望着水面,“说要不是你每天拽着我写作业,我早跟着村头的工程队跑了。”他转头看她,“初三那年你爸住院,你总躲在操场哭,我把攒了半年的零花钱塞给你,你还记得不?”

 

王姐点头,喉间有点发紧:“你说‘别让叔叔知道,不然他该着急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你准备买球鞋的钱。”

 

张文从包里掏出个小盒子,打开是枚旧书签——正是当年那枚,搪瓷上的稻田图案磨得有些模糊,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一直带在身上,”他递过来,“就像知道,总有一天能再交给你。”

 

第四集:生意里的情谊

 

张文突然说想帮富硒米拓销路:“我在南方有不少客户,就认绿色农产品。下周带他们来考察,保证不压价,按市场价来。”

 

王姐犹豫:“同学归同学,生意得说清楚。我这米讲究‘全流程溯源’,不能瞎吹。”

 

“放心,我懂。”张文拍着胸脯,“让他们带检测设备来,合格了再签合同。咱同学一场,我还能砸你招牌?”

 

考察那天,经销商围着稻田看检测报告,张文在一旁帮着讲解:“我这同学,当年做笔记就一字不落,种稻子更是较真。你们看这土壤,三年前还是盐碱地,她硬生生调成了富硒土——这股韧劲,我服。”

 

王姐听着心里暖烘烘的。签合同时,张文悄悄说:“别给我留利润,算我给家乡尽份力。”

 

第五集:意外里的守护

 

经销商突然来电,说富硒米包装破损,要求赔偿。王姐急得直转圈,张文接到电话立刻赶过来:“别急,我去仓库看看。”

 

查监控才发现是运输队卸货太粗暴。张文直接把队长叫到田里:“我同学的米要送进大酒店,你们这是砸招牌!要么按原价赔,要么以后别想接我生意。”

 

事了后,王姐留他吃饭,炒了他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总让你帮忙,怪过意不去的。”她往他碗里夹菜。

 

张文抬头看她,眼里带着认真:“秀敏,当年你帮我补课时,从没说过这话。”他放下筷子,“同学情不就是这样?你有难处,我搭把手。”(未完再续)

7d6ee727f66ff299b53b1dd311809079_1754272241654095.jpg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责任编辑:王学会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