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集:秋分的酿酒缸
新酿的柿子酒开封在秋分当天。陆明宇把陶瓮搬到旧书店门口,桂花巷的老邻居们都来了,有人带了刚烤的栗子,有人揣着自家晒的柿饼。苏晚揭开瓮盖时,酒香混着巷口的桂花香漫开来,像把三十五年的等待都酿成了甜。
穿蓝布围裙的栗子摊老板娘尝了口酒,眯眼笑:“和老陆当年酿的一个味!他总说,酒里要藏着念想,才会越陈越香。”苏晚的指尖沾了点酒液,忽然看见瓮底沉着片银杏叶,是今年春天种下的那棵银杏苗新长的,被陆明宇悄悄放了进去。
陆明宇举着相机拍人群,镜头扫过苏晚时,她正低头看瓮里的叶,鬓角别着朵新鲜桂花——像老照片里母亲的模样,又比那时多了些明亮的光。
第27集:候鸟站的留言本
后山的候鸟比往年多了些,候鸟站新添了本留言本,封面画着衔叶的鸟。苏晚翻开时,看见很多熟悉的字迹:老馆长写“秋天是本翻不完的书,总有人来续新篇”;守林阿婆画了个小小的柿子,旁边写“甜的”;那个扎马尾的小姑娘贴了片枫叶,说“这是我和爸爸妈妈捡的”。
陆明宇在最后一页写下:“2024年秋分,和她一起等候鸟,风很软,像接住了所有未说的话。”苏晚凑过去看,发现他写的“她”字旁边,画了片小小的薄荷叶。
远处的芦苇荡里飞起一群鸟,陆明宇的相机追着它们按下快门,照片里,鸟群排的队形像个“秋”字,而他们的影子落在草地上,手牵着手,像两片重叠的银杏叶。
第28集:旧书店的新账本
入冬前,陆明宇在父亲的旧书桌里找到本账本,记着1988年到2022年的秋分开销:“买栗子两斤”“修相机零件”“寄明信片邮票”……最后一页写着“欠她一场秋天,让儿子还”。
苏晚把新发生的事续在后面:“2023年,拼合银杏叶”“2024年,共酿柿子酒”“今日,给银杏苗裹草绳”。陆明宇看着她写字的侧影,忽然从抽屉里拿出个银镯子,上面刻着缠枝的银杏纹:“我爸留的,说‘等找到能一起走进秋天的人,就送给她’。”
镯子戴在苏晚手腕上时,碰响了柜台的风铃,声音清清脆脆的,像把冬天的风都染成了甜的。
第29集:薄荷与相机的约定
深冬的图书馆格外安静,苏晚在整理陆深捐赠的旧书时,发现《秋物志》的衬页里夹着张纸条,是母亲年轻时的字迹:“等明年春天,教你种薄荷,你教我用相机,好不好?”
她把纸条拿给陆明宇看时,他正在给老相机换电池。“我爸的相机日记里写过,”他笑着举起相机,镜头对准窗台上的薄荷,“1989年春分,她没来,他就自己种了盆薄荷,说‘等叶子长满盆,她总会来的’。”
窗外的雪停了,阳光落在薄荷的新叶上,陆明宇按下快门,照片里,薄荷叶上的雪正在融化,像谁的眼泪终于落进了春天。
第30集:永远的秋天
又是一年秋分,旧书店的银杏苗已经长得齐窗台高,叶片黄得发亮。苏晚和陆明宇在树下摆了张长椅,上面放着两本书:老版《秋物志》和他们新写的《落叶信笺》,书里夹着这些年收集的秋叶。
有对年轻情侣进店,女孩指着墙上的照片问:“这些都是关于秋天的故事吗?”陆明宇笑着点头,苏晚补充道:“也是关于等待和重逢的故事。”情侣离开时,女孩偷偷在留言本上写:“希望我们也能一起走进很多个秋天。”
夕阳西下时,陆明宇牵着苏晚的手往回走,银杏叶落在他们肩头。他忽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摸出片银杏叶,叶面上用铅笔写着:“下一个秋天,还要和你一起走。”字迹和当年陆深写的一样,却多了些笃定的力气。
风卷着桂花香从巷口来,远处的候鸟站传来清脆的鸟鸣,像整个秋天都在说:“好啊。”而那本《落叶信笺》的最后一页,还留着大片空白,等着被更多个秋天,慢慢填满。(未完待续)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