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晒谷场的“小默契”
深秋的晒谷场铺满金黄,合作社的稻谷迎来丰收。王学花指挥着社员翻谷、扬场,忙得额头冒了汗。韩亮扛着木锨走过来,没等她开口,就把一块浸了凉水的毛巾递到她手里。
“先擦擦汗,我替你盯会儿扬场。”韩亮说着,熟练地扬起木锨,金黄的谷粒随着风落在晒席上,杂质被吹得老远。王学花看着他利落的动作,想起春天他还连无人机都摆弄不明白,忍不住笑了。
到了傍晚,要把稻谷归仓,韩亮不用王学花分配,就领着几个年轻社员搬麻袋、撑粮囤。等最后一袋稻谷入仓,两人坐在晒谷场的草垛上歇脚。韩亮从兜里掏出两个烤红薯,递一个给她:“下午让我妈在灶上烤的,你尝尝。”红薯的甜香飘在空气里,王学花咬了一口,暖到了心里。
第五集:会议室的“支持者”
合作社要引进新的果蔬大棚技术,需要社员投票同意。会上,有几个老社员犯了嘀咕:“新技术花钱多,万一赔了咋办?”王学花耐心解释,额角却悄悄出了汗。
这时,韩亮站了起来:“我来说两句。之前我家的有机水稻,就是按王社长的办法种的,收成比往年多了两成。现在这大棚技术,王社长都去邻县考察三次了,资料我也看过,能种反季菜,卖价高。我第一个支持,我家的地愿意先试种!”
韩亮的话一说完,不少社员都点了头。投票结果出来,全票通过。散会后,王学花拉住韩亮,轻声说:“谢谢你。”韩亮挠挠头,笑着说:“我就是实话实说,你做的事,都是为了咱大伙好,我肯定支持你。”
第六集:雪天的“暖心饭”
腊月的雪下得纷纷扬扬,合作社的办公室里,王学花还在整理明年的种植计划,肚子却不争气地叫了起来。突然,门被推开,韩亮端着一个保温桶走进来,身上落了一层雪。
“快趁热吃,我妈包的白菜猪肉馅饺子,知道你爱吃。”韩亮把保温桶递给她,又拿出一个热水袋,“办公室冷,暖着手。”王学花打开保温桶,热气裹着香味飘出来,吃着饺子,心里热烘烘的。
雪越下越大,韩亮坐在旁边,看着她吃饺子,轻声说:“过年的时候,我想跟我爸妈说,咱俩的事。”王学花夹饺子的手顿了顿,抬头看着他,眼里满是笑意,轻轻“嗯”了一声。窗外的雪还在下,屋里却满是温馨。(未完待续)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