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痣》45-48集:暖阳漫过的新程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王学会        发布时间:2025-09-28    浏览量:999+

第四十五集:书屋里的“小先生”

 

春分刚过,“明远书屋”的窗台上又摆上了新采的向日葵。小满捧着周明远的工作笔记,站在孩子们中间,声音清亮地读着“要让每颗种子都有发芽的机会”——如今的她早已不是当年怯生生的模样,成了书屋里最受欢迎的“小先生”,每天放学后都会带着 younger 孩子读绘本、写生字。

 

这天,李娟带来了一批新书籍,其中有几本关于植物种植的图册。小满翻到向日葵那一页,忽然抬头说:“李娟阿姨,我们能在书屋后面种一片小向日葵吗?就像周爷爷说的,让知识和花一起长。”李娟蹲下身,看着她眼里的光,像极了当年的自己,笑着点头:“当然好,我们明天就开始种。”

 

夕阳西下时,孩子们蹲在书屋后的空地上,小心翼翼地埋下花籽。小满用小石子在旁边画了颗小小的痣,轻声说:“周爷爷,我们会好好照顾它们的。”李娟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眼角的痣在余晖里泛着暖光——她知道,书屋不仅照亮了孩子的未来,更让周明远的心意,在新一代的心里扎了根。

 

第四十六集:药方里的新故事

 

初夏的望云乡飘着淡淡的茶香,老医生又一次来了,这次他带来了几个学医的学生。“我带他们来看看,什么是‘能治心病’的向日葵。”老医生指着纪念馆里的安神茶方,给学生们讲周明远的故事,讲李娟守护花田的坚持。

 

学生们跟着李娟走进花田,学着辨认向日葵的长势,听陈阳讲抗涝品种的培育过程。其中一个叫林晓的女生,捧着笔记本认真记录:“原来善意真的能像种子一样,长出这么多温暖的事。”老医生看着她,笑着说:“以后你们也要把这份温暖带回去,就像这茶方里的向日葵,走到哪,就把阳光带到哪。”

 

临走前,林晓把一张自己画的向日葵书签送给李娟,背面写着:“愿我们都能成为向阳的人。”李娟接过书签,指尖触到纸面的温度,忽然觉得,老医生带来的不只是学生,更是把望云乡的故事,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第四十七集:雨夜里的守护

 

一场暴雨突然降临,望云乡的向日葵在风中剧烈摇晃。陈阳披着雨衣,带着村民们在花田埂上挖排水沟,李娟则惦记着书屋后的小向日葵,举着伞冲进雨里。

 

刚到书屋后,就看见小满和几个孩子蹲在花田边,用塑料布小心翼翼地盖住刚冒芽的花苗。“李娟阿姨,我们不能让它们被雨淋坏。”小满的头发被雨水打湿,却依旧紧紧护着塑料布。李娟心里一暖,赶紧和孩子们一起加固防护。

 

雨停时,天已经蒙蒙亮。陈阳带着村民们赶来帮忙,看着完好无损的小向日葵苗,笑着说:“你看,不管多大的雨,只要我们一起扛,就不怕。”李娟看着眼前的人们,看着远处渐渐升起的太阳,忽然明白:周明远当年种下的,从来不是单一的向日葵,而是一片“同心守护”的花海,无论风雨,都能紧紧相拥。

 

第四十八集:文化节的新约定

 

望云乡的第三届向日葵文化节格外热闹,不仅有熟悉的“心愿花田”,还多了一个“时光邮局”——人们可以写下对未来的期待,寄给明年的自己,也可以写下对周明远的思念,挂在邮局旁的向日葵枝上。

 

李娟站在“时光邮局”前,看着人们写下的字句:“希望明年的向日葵更艳”“谢谢周爷爷,我会成为像您一样的人”“愿望云乡永远向阳”……她拿起笔,写下:“周书记,您看,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善意来,带着温暖走,这就是您想要的望云乡。”

 

日落时分,陈阳推着改良后的播种机,在“心愿花田”里种下新的花籽;小满带着孩子们,把写满思念的卡片挂在向日葵上;老医生和学生们,在花田边煮着安神茶,分给过往的游客。晚风拂过,金色的花浪层层叠叠,李娟看着这一切,眼角的痣在夕阳里闪闪发亮——她知道,望云乡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这永远向阳的向日葵,年复一年,把温暖与坚守,写进时光的每一页里。

 5f951b2e87c89afbc3ea63702842387b_1758004599114626.jpg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责任编辑:王学会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