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集:九州菊劫
昆仑醒世菊会后,各地护菊分堂接连传来急报:九州境内的地脉菊、禅心菊、星陨菊等核心菊种,竟同时出现叶片发黄、灵气衰退的异象,更有多地出现“噬菊虫”,专啃食菊根,所到之处菊田尽毁。
众人查阅完整的《菊纬》,终于找到记载:“九州菊脉相连,共承菊神之力,若中枢‘菊灵坛’遭损,则万菊凋零。”而菊灵坛藏在中州嵩山深处,是上古菊神封印戾气的核心之地。王学会对照图谱发现,近期各地菊种异动的方位,恰好形成一个指向嵩山的邪气漩涡:“有人在破坏菊灵坛的封印!”
即刻启程前往嵩山,行至半路,遭遇一伙身着黑纱的神秘人阻拦,他们手中拿着淬毒的菊枝,招式狠辣,竟能吸收菊种灵气。“是‘噬菊教’!”凌霜子认出对方服饰,“传闻这教派以菊为饵,修炼噬灵邪术,没想到真的存在!”
第九十四集:菊灵坛危
众人突破阻拦抵达嵩山,只见菊灵坛所在的山谷已被黑雾笼罩,坛上的“菊灵晶柱”断裂三根,仅剩的一根也布满裂纹,周围的“镇灵菊”尽数枯萎,噬菊教教主正手持邪器,汲取晶柱中的菊神之力。
“菊灵坛乃九州菊脉根基,你敢毁之,不怕遭天谴吗?”王学花怒喝着挥菊杖上前,教主冷笑转身,竟是一位面容枯槁的老者:“菊神之力本就该为强者所用,待我吸收完晶柱之力,便可掌控九州地脉,到时候天下菊种皆为我仆!”
教主催动邪器,无数黑色气流从晶柱中涌出,化作噬菊虫扑向众人。张菊生以太极真气筑起防护盾,凌霜子祭出归真阵困住虫群,王学会则取出禅心菊、地脉菊、星陨菊的花苗,依照《菊纬》记载的“三才聚灵法”,将花苗栽种在晶柱周围,试图修复封印。
然而,晶柱裂纹越来越大,黑雾愈发浓烈,王学会急道:“需集齐九州菊种的灵气,方能重铸晶柱,可时间来不及了!”
第九十五集:万菊同心
危急关头,远处传来马蹄声与号角声——张二牛、苏玉衡、巴图带着各地护菊联盟的弟子赶来,每人手中都捧着当地的核心菊种;素心子也带着昆仑醒世菊院的弟子,携忘忧菊赶来;甚至连血菊老怪,都带着巫峡的地脉菊苗,前来助战:“我欠江湖一份赎罪,今日便以菊还之!”
“万菊同心,方能逆转乾坤!”王学花高声下令,众人将手中菊苗环绕晶柱栽种,各地护菊弟子盘膝而坐,依照《天下菊经》的心法,同时催动菊种灵气。刹那间,九州菊种的灵气汇聚成七彩光柱,注入断裂的晶柱中,裂纹渐渐愈合,噬菊虫在灵气中纷纷消散。
教主见状气急败坏,催动全身邪力扑向晶柱,欲与菊灵坛同归于尽。张菊生飞身阻拦,两人缠斗在一起,教主的噬灵邪术虽强,却不敌张菊生的太极真气,被渐渐压制。王学花趁机以菊杖点向教主眉心,注入禅心菊的清气,驱散其体内戾气:“噬菊不如护菊,掠夺不如共生,你若回头,仍有救赎之路。”
教主体内邪力与清气冲撞,望着重焕光彩的晶柱与漫山菊种,终于幡然醒悟,瘫倒在地:“我痴迷力量半生,竟不知守护才是真义。”
第九十六集:九州菊春
教主被制服后,众人依照《菊纬》记载,合力重铸菊灵晶柱,菊灵坛的黑雾彻底散去,山谷中绽放出漫天遍野的菊花,九州各地传来捷报:枯萎的菊种复苏,噬菊虫绝迹,地脉重归平和。
王学花决定在嵩山设立“九州菊脉总坛”,由各地护菊联盟轮流值守,守护菊灵坛与九州菊脉。王学会则将此次九州护菊的经历,与《菊纬》《天下菊经》融合,编撰成《九州菊典》,成为护菊人世代相传的宝典。
这年重阳,九州菊脉总坛举办“万菊同心会”,各地菊种齐聚嵩山,禅心菊的清雅、星陨菊的璀璨、地脉菊的厚重、忘忧菊的纯净,相映成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围在一起,品菊茶、论菊艺、诵菊典,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间。
王学花站在菊灵坛上,望着眼前的景象,眼中满是欣慰:“从菊香村的一株菊苗,到九州的万菊同心,我们守护的不仅是菊花,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心深处的善良。”张菊生递来一杯菊茶,轻声道:“这江湖,终究如你所愿,菊香满园。”

王学会身着菊纹旗袍,立于菊田边,挥笔写下最终的诗句:“九州融菊脉,万心归大同。菊灵护天地,岁岁是春风。”清风拂过,花瓣与诗笺齐飞,将这份跨越九州、连接万心的菊缘,永远镌刻在江湖岁月中,成为世代相传的佳话。
会员投稿
手机版
| 文学频道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