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集:海外菊声
九州菊春之后,天下菊苑迎来一批海外使者——他们来自遥远的“瀛洲岛”,带来一则急讯:岛上“望海菊”突然大面积枯萎,近海出现诡异的黑潮,渔民捕捞的鱼虾皆带毒性,更有传言黑潮中藏着“噬灵菊怪”,以菊种灵气为食,已蔓延至周边群岛。
使者呈上的望海菊样本,叶片发黑、灵气断绝,与当年九州菊劫时的症状相似。王学会翻阅《九州菊典》,发现记载:“瀛洲望海菊,乃海外菊脉中枢,与九州菊灵坛遥相呼应,其枯则海外菊脉危。”王学花当即决定,与张菊生、王学会、凌霜子一同出海,驰援瀛洲。
航行半月抵达瀛洲岛,只见海岸线上的望海菊已枯萎过半,黑潮泛着腥臭,拍打岸边时竟泛起黑色泡沫。岛上族长叹道:“黑潮出现前,曾有异域商船停靠,船上载着一种‘幽冥菊’,说是能延年益寿,谁知竟是灾星。”
第九十八集:幽冥菊祸
众人循着黑潮源头探寻,在瀛洲岛东侧的“幽冥湾”发现一片诡异海域:海面漂浮着无数幽冥菊,花瓣漆黑如墨,散发着阴冷气息,黑潮正是从菊丛中涌出。湾底深处,一尊巨大的菊形礁石上,幽冥菊的根系缠绕着一颗黑色晶石,正是“噬灵菊核”——当年噬菊教残余势力逃亡海外,以邪术炼制此物,欲借海外菊脉复苏。
“幽冥菊以噬灵菊核为源,吸食望海菊灵气,若不摧毁核石,黑潮将蔓延至九州!”凌霜子祭出菊藤,试图缠绕噬灵菊核,却被核石散发的黑气灼伤。张菊生以太极真气筑起屏障,隔绝黑气:“需以九州菊脉的纯阳灵气,中和核石的阴邪之力。”
王学会取出禅心菊、星陨菊、忘忧菊的花苗,依照《九州菊典》的“阴阳相济法”,将花苗栽种在礁石周边,王学花则手持菊灵坛赐下的“护菊令牌”,催动九州菊脉灵气,注入花苗中。刹那间,三色菊苗绽放出纯阳灵气,与幽冥菊的阴邪之气碰撞,黑潮泛起巨浪。
第九十九集:海疆同心
就在灵气即将压制黑气时,幽冥湾深处传来异响,噬灵菊核裂开,一只巨大的菊形怪物从海中升起——竟是噬灵菊核与幽冥菊融合而成的“菊怪”,触手般的菊藤疯狂抽打,掀起滔天巨浪。
危急时刻,瀛洲岛的渔民驾驶渔船赶来,船上载着望海菊的花苗;苏玉衡也带着海疆护菊联盟的弟子,驾船穿越风浪抵达:“海外菊脉与九州相连,岂有袖手旁观之理!”众人将望海菊苗抛向海中,与三色菊苗的灵气汇合,形成更大的灵气屏障,困住菊怪。
张菊生飞身跃至菊怪头顶,以太极真气催动菊灵令牌,打入噬灵菊核中;王学花手持菊杖,顺着菊藤攀爬,将禅心菊的清气注入核石;王学会则在船上诵读《九州菊典》的箴言,以笔墨蘸取海水,写下“海疆同心”四字,墨迹化作金光,融入灵气屏障中。
在九州与海外菊脉的灵气合力下,噬灵菊核渐渐碎裂,菊怪的触手纷纷枯萎,黑潮退去,海面恢复平静。残余的幽冥菊在望海菊与禅心菊的灵气中,化作无害的白色海菊,点缀在瀛洲岛海岸。
第一百集:菊香无界
众人将望海菊的花苗分栽在瀛洲岛各地,依照《九州菊典》的方法培育,岛上的黑潮彻底消散,鱼虾恢复鲜味,望海菊重新绽放出洁白的花瓣,与近海的白色海菊相映成趣。
瀛洲族长为感谢众人,将岛上的“海晏菊”花苗赠予天下菊苑,此菊能净化海水、调和海疆灵气,与九州的地脉菊相得益彰。王学花提议,在瀛洲岛设立“海外菊脉分坛”,由瀛洲渔民与海疆护菊联盟共同值守,搭建起九州与海外的菊艺交流桥梁。
这年中秋,天下菊苑与瀛洲分坛同步举办“四海菊会”,九州的禅心菊、星陨菊、忘忧菊,海外的望海菊、海晏菊齐聚一堂,通过海运传递的菊艺图谱、诗词手稿,在两地同步展出。王学会身着融合九州旗袍与海外纹样的服饰,在天下菊苑的菊田边挥笔写下终章诗句:“山海无界菊为媒,万心归善春常在。千年菊脉承初心,江湖万古香满怀。”
王学花与张菊生并肩立于菊田中央,看着来自九州、海外的人们围在一起,品菊茶、论菊艺、话家常,眼中满是释然。张二牛、林小菊、苏玉衡、素心子、凌霜子等老友纷纷围拢,欢声笑语与菊香交织。

清风掠过,漫天菊瓣纷飞,将这份跨越山海、连接中外、传承千年的菊缘,永远定格在岁月长河中。江湖不再有纷争,只余菊香满园;人心不再有隔阂,只剩同心向善——这便是护菊人用一生守护的初心,也是江湖最美的模样。
会员投稿
手机版
| 文学频道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