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丨民盟上海市崇明区委员会: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机制

来源:民盟中央组织部    作者:民盟中央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4-09    浏览量:999+

民盟上海市崇明区委员会

简称“民盟崇明区委会”,成立于1946年8月,现有盟员214人,下辖11个基层支部、3个专门委员会。

近年来,民盟崇明区委会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民盟上海市委会组织发展五年工作规划(2022-2026)》为行动纲领,贯彻“做优增量、做精质量、做强份量、做活变量、做大总量”工作方针,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组织发展精准选苗,打造人才“蓄水池”


一是主动出击,严把质量。转变“坐等开张”的被动方式,构建区委班子牵头、支部骨干跟进、全体盟员参与的“探照灯式”人才发现机制。对有意向入盟者开展“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履职潜力、社会贡献”多维评估,建立“一人一档”动态跟踪机制。

二是做强优势,突破短板。立足主界别,在区内重点学校建立独立支部,成员发展辐射到其他学校;在新开办的高品质学校中积极发展新盟员,引导盟员在校内树立民盟的良好形象,形成“名校有品牌、新校有种子”的格局。在还没有盟员的地区或重点单位,通过主动拜访党组织、建立联络员、广泛交朋友等方式,主动发现人才。目前重点分工领域盟员占比达到79%,盟员中在各类学校担任副校长(院长)以上10人,中层及以上干部27人。

三是优化结构,增强活力。在巩固主界别基础上,拓展医疗、司法、政府机关等领域,成立司法支部、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支部等组织,积极在数据业务、生态环保、医美康养等非主界别发展专业人士。近三年发展80、90后新盟员占比超95%,其中教研骨干、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占比达60%,实现人才储备“年轻化+专业化+全域化”三重突破。

微信图片_20250409110616.jpg

民盟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支部成立会议

人才培养多维育苗,搭建成长“全链条”


一是强化培育,加速转型。40岁以内入盟即纳入青年委员会,首年需完成“五个一”任务:聆听一场盟史报告、拜访一位盟员前辈、撰写一篇履职心得、报送一则社情民意、参与一次志愿服务,实现从“新人”到“骨干”的快速跨越。

二是实践练兵,提升能力。举办面向中青年盟员、新盟员的培训班,组织中青年盟员参与课题调研、民主监督、社会服务,鼓励中青年盟员主动参与区级、市级比赛、大型活动等,在盟务工作实践中锻炼培养骨干盟员。

三是挂职推荐,拓宽通道。选派骨干盟员赴上海市人大、市妇联、市教育局等市级机关挂职,推荐青年骨干盟员参加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举办的中青班、市级层面的骨干盟员培训班等,拓宽锻炼成长渠道。

微信图片_20250409110620.jpg

选派青年盟员参加民盟上海市委会演讲比赛

梯队建设高位壮苗,构筑人才“金字塔”


一是搭建平台,盟内培优。大胆使用中青年盟员担任盟的干部,为其提供参政履职的机会。在9名区委会班子成员中,80后3人,占比33%,形成“薪火相传”的良性循环。

二是拓展空间,加大举荐。遵循党管干部原则,加强与上级部门、统战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创造条件,竭力推动优秀盟员的提拔使用。目前,全区158名在职盟员中,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人;区级及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占比17.1%;科级及以上干部占比23.4%(其中副局级干部2人,处级干部7人);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32.3%。

三是下沉一线,协同共建。区委会领导班子通过走访盟员单位,与基层党组织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以“本职岗位创优、盟务工作争先”为目标,合力打造双岗建功实践平台。一批80、90后盟员崭露锋芒,形成“老中青”梯次衔接的人才结构。

微信图片_20250409110622.jpg
区委会领导班子走访盟员单位的照片
民盟崇明区委会通过构建“发现、培养、使用、推荐”全链条工作机制,助力人才成长,推动组织建设从“量变”迈向“质变”,为民盟事业注入新动能。

来源:民盟中央组织部


责任编辑:民盟中央组织部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