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胪峰的风拂过少年们求知的窗棂,当祖训里的“劝学”二字在岁月中愈发清晰,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先生以笔墨为桥,将31幅《一鸣惊人图》送到胪雷村获奖学子手中。这不仅是艺术的馈赠,更是一位乡贤对后辈的深情寄语,是胪峰陈氏文脉传承中,一段温暖的注脚。
陈升栋先生,笔名奕墨,斋号麒尧轩,身为福州胪雷人,始终牵挂着故土的教育与少年的成长。他深耕艺术数十载,得名师指点,融传统与现代之美,笔下花鸟虫鱼皆有灵韵,尤擅以生灵寄寓深意。此次专为学子创作的《一鸣惊人图》,绘蝉破土振翅之姿,墨色浓淡间,藏着“厚积薄发”的哲思——正如蝉在泥土中蛰伏数年方得一鸣,少年们今日的勤勉,亦将铺就明日的坦途。
先生的善举,从来不止于丹青。作为民盟中央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等,他常年投身公益,捐资助学、弘扬文化,此次31幅画作总收藏价值达9660万港元,却甘愿化作送给学子的“成长礼”。在他看来,比起数字的重量,更珍贵的是让少年们在墨香中读懂坚持,在蝉鸣里听见希望——这既是对胪峰陈氏“崇文重教”祖训的践行,更是一位游子对故土最绵长的牵挂。
接过画作的少年们,捧起的不仅是一幅国画,更是一份跨越山海的期许。画中的蝉,是先生为他们描摹的模样: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终能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间放声高歌。而这份来自乡贤的厚爱,终将像墨痕晕染宣纸般,在他们心中生长出对知识的敬畏、对家乡的眷恋,让胪峰的文脉,借着少年的脚步,走向更远的远方。
丹青不语,却能传情;文脉无声,自有力量。陈升栋先生以笔墨为炬,照亮的不仅是学子们的求学路,更让“耕读传家”的种子,在胪雷村的土地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