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岩:风骨遗韵之光——《耕夫诗草》序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营销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08-22    浏览量:999+

营销环球网讯【作者:耕夫,1964年出生,本名史忠义,河北青县人。从警42年,河北省沧州市公安局原一级高级警长,作品散见于《中华辞赋》《天津诗人》《诗潮》等文学期刊。】

微信图片_20250822004145.jpg

立秋刚过,署消气爽。幸得“天津诗人读诗会诗丛”之《耕夫诗草》,读之,如入空谷闻清籁,临幽涧见璞玉,心有所思所感。耕夫之作,非惟格律工稳、辞采粲然,更兼风骨峻峭、情思真挚,实为旧体诗中难得之清响。


旧体诗词,贵在遣词造句,意象深邃。读后,此等期待,如愿以偿。如《2002年元旦有感》:“日月永恒心如丹,风摧秀木仍昂然。竹经寒暑绽青翠,松历风霜立苍岩。半对半错不言悔,将计就计思路宽。新年回望荆棘路,胸中自有鹤翔天。”以日月之恒,喻心志之坚,以秀木之摧,见傲骨之姿。又言竹之青翠、松之苍岩,皆托物寄志,胸怀高远。而末句“胸中自有鹤翔天”,点睛之笔,跃然纸上,令人叫绝。


他的《题于晋鯉先生画虎》一诗:“威加山林行生风,仰天长啸鬼神惊。”,笔势磅礴如霹雳裂空,虎魄铮然跃出纸面。然其魂不在猛兽之形,而在“百恶不敢侵正气,壮怀激烈伴平生”之精神。此非画虎,实写君子浩然之气、刚烈之怀,金石之声,铿然可闻。


又如《母亲节感怀》:“五月草木已芬芳,莫若萱德布温馨。每临节日增思念,心香一炷祭娘亲。”,以草木自然之芳,反衬慈母德馨之永。结句“心香一炷祭娘亲”,语淡而情浓,哀思如缕绵延不绝。使人想到《诗经《蓼莪》之篇“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感叹,读之有动霜露之悲。


在《水调歌头.望酒泉》一词里,诗人这样写到:“‘神舟’腾空日,世人望青天。壮哉航天发射,一朝将梦圆。诗留当年繁盛,壁画神女飞仙,美酒多如泉。”面对航天大梦,情飞意湍,百年飞天梦想,倾泻笔端。而“一朝将梦圆”和“美酒多如泉”相互勾连,至使激情推向极致,可说完美无缺。


浏览耕夫的诗,题材广涉感时、怀人、咏物。尤其他紧跟时代脉搏,国之大事,民族之旅,乃至民生烟火,皆有诗可鉴。而一以贯之的是,乃其丹心正气。观其诗风,横贯其中。我们坚守的是——律绝古法而能出新意,典故化用无痕而情境鲜活,就是既得唐诗之气象亦含宋词之隽永。以达成语言之凝练、意象之悠远、境界之超迈的诗词之气象。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钟嵘,在《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又说:“五言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并强调诗应“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这才是诗之志也。耕夫徜徉于天地之间,感岁时之代谢,察万物之荣枯,念慈亲之恩重,念友谊之久远,而后发为诗章。完全是他生命体验的结晶,是他与时代脉搏共振的发声。


可以说,这本诗集的出版,不仅是他个人的一次诗记忆,更是旧体诗词传承薪火之光芒。在这里,读者展卷,或见松竹之节,或闻虎啸之风;或浴时代之光,或感春晖之暖,此等心旷神怡,皆为真诗与人心相照的反馈。希望读者耐心默读,从中发现诗的力量,聊得一光,抚慰自己的心灵。

是为序。

2025年8月21日

微信图片_20250822004152.jpg

峭岩,当代著名军旅诗人,河北唐山人,现居北京。历任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政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主席。曾获“中国首届新国风杰出诗人奖”、第15届(昆明)国际诗人笔会授予的“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第20届〔长乐〕国际华文诗人笔会授予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著有短诗集《星星,母亲的眼睛》《幽幽绿地幽幽情》等、叙事长诗《高尚的人》《静静的白桦林》《一个士兵和一个时代的歌》《遵义诗笔记》《仰望》《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跪你一千年——写给文成公主的99首情诗》《萧萧班马鸣——萧军诗传》《落红——萧红诗传》《七月!七月!》《八月!八月!》《峭岩文集》12卷等60余部。


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上一篇:《针底山河》(29集至32集)——王学会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