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心归敦煌”个人画展启幕在即,8月8日,这场以敦煌文化为脉络的艺术盛宴中,其最新创作的国画《诗仙东坡行》将惊艳亮相。作品以苏轼的诗意人生为魂,融入“心归敦煌”的文化意境,据业内预估,价值已超300万元人民币。
敦煌,作为丝路文明的交汇地,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心中的精神驿站,那份对远方的向往、对生命的豁达,与苏轼一生颠沛却始终诗意前行的心境遥相呼应。陈升栋的《诗仙东坡行》便捕捉了这份跨越时空的共鸣。画面中,苏轼身着布衣,头戴斗笠,笠檐凝着薄薄的霜色,似经行路途的风霜;竹影随身形摇曳,芒鞋轻踏在云水相接处,脚下的路仿佛从尘世延伸向远方的苍茫。腰间葫芦低垂,盛满了平生的洒脱意趣;手中竹杖拄地,却似撑起一腔诗心,向着天地远方而去。笔墨间,既有对人物神态的细腻勾勒,更以淡墨晕染出云水的浩渺,让整幅作品在写实中透着写意的空灵。
画家专为作品题诗:“竹影随身笠满霜,芒鞋轻踏水云长。葫芦载得平生趣,一杖诗心向远方。”诗句精准勾勒出画面意境,更将苏轼的豁达与敦煌文化中“行路致远”的精神相融合——正如敦煌壁画中商旅西行的执着,画中苏轼的“向远方”,亦是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与“心归敦煌”的主题形成巧妙呼应。
在艺术表达上,《诗仙东坡行》延续了陈升栋对传统笔墨的创新运用。他以遒劲的线条刻画人物风骨,用浓淡变化的墨色表现竹影、斗笠的质感,又以留白与晕染营造云水的悠远,使人物与天地相融,尽显“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作品中,苏轼的洒脱与敦煌文化中蕴含的包容、坚韧相互映照,让“心归”不仅是对地域文化的回望,更升华为对精神本真的追寻。
作为“心归敦煌”画展的重要作品,《诗仙东坡行》以其独特的人文视角与艺术感染力,自创作完成后便备受瞩目。3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价值预估,既源于陈升栋深厚的艺术功底,更源于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当苏轼的诗心遇上敦煌的文明印记,一幅画便成了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
8月8日,《诗仙东坡行》将与众多敦煌主题佳作一同亮相,邀观者在笔墨间感受文人风骨与丝路文明的碰撞,于“心归”之境中,读懂那份向远方、向本真的执着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