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身份的心灵之约——民盟南通市委会组织电影《陪你到清晨》点映活动

来源:江苏民盟    作者:江苏民盟        发布时间:2025-11-17    浏览量:999+

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

《陪你到清晨》


聚焦屏幕

共赴心灵的“探索旅程”

银幕内外的共鸣

藏着各自的“教育思考”

灯光亮起时

心声碰撞出“守护共识”

“这不仅是一部电影

更是一份社会提醒”

“看到了学生的‘隐藏情绪’

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式”

“终于懂了孩子‘沉默’的原因

是我之前太‘急’了”

“专业视角下

影片的‘细节’很用心”

“陪你到清晨”不是终点

而是“守护”的开始


微信图片_2025-11-17_144918_542.jpg

当冬日的寒冷在城市渐浓,一场特别温暖的光影之约在南通凤凰影城悄然开启。11月12日,由民盟南通市委员会主办,民盟南通开发区基层委、经贸总支、启秀中学支部承办的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片《陪你到清晨》点映活动与大家见面。现场没有喧嚣的商业宣传,只有充满全场的温暖与期待,在两个小时的光影流转中,共同触摸青少年心灵深处的柔软,也碰撞出关于成长、教育与守护的深度思考。

点映开场:聚焦屏幕,共赴心灵的“探索旅程”

走进影院,映入眼帘的是“首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题材纪录电影”的海报,现场的讨论声声不息。暖黄色的灯光缓缓暗下,影片片头的第一帧画面亮起时,原本热烈交流的现场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银幕上,一场关于“守护青少年心灵”的旅程就此启程。

多元视角:银幕内外的共鸣,藏着各自的“教育思考”

随着剧情推进,银幕上主人公闭国锦因学业压力、同学相处、家庭沟通不畅等诸多问题而陷入的心理困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下许多青少年的真实状态。现场每个人都看得格外投入,有人悄悄攥紧了手心,有人不时擦拭眼角,不同身份的参与者,在影片中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关注点”。

映后交流:灯光亮起时,心声碰撞出“守护共识”

影片结束后,灯光缓缓亮起,随着吴年平老师的介绍,电影主创团队的核心,制片人郭菲和导演田艳一同登台,与现场的观众开展互动交流。学生、家长、老师都积极提问,郭导细心解答了拍摄过程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主人公闭国锦当下的情况。

微信图片_2025-11-17_144934_094.png

民主党派成员:“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份社会提醒”

“影片没有刻意煽情,却让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映后交流时,活动发起人,民盟南通开发区基层委郑溢委员率先发言,她的语气中带着深思,“现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但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问题’,却没看到问题背后的需求。影片里安定医院的医生耐心倾听与积极帮扶的情节,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守护青少年的心灵,需要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在她看来,《陪你到清晨》的价值远不止于“一个票房收入”,更像是一份“社会提醒”——民主党派一直关注青少年成长环境建设,这部影片恰好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具象化的讨论样本,未来也能更有针对性地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障建言献策。

微信图片_2025-11-17_144938_304.jpg

中学老师:“看到了学生的‘隐藏情绪’,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式”

“太真实了!影片里那个学生在兴奋室(监护室)哭的场景,我在学校里也遇到过类似的。”来自民盟启秀中学支部的吴年平老师有着多年从事中学生心理教育的经历,说起观影感受,他表示,“我们总说‘要关注学生心理’,但有时候很多老师都忙着赶教学进度、处理班级事务,很容易忽略学生眼神里的‘求助信号’”吴老师坦言,影片中心理治疗师用“陪伴代替说教”的方式,让其深受触动:“以前遇到学生情绪低落,我总想着‘讲道理’,现在才明白,有时候坐在他们身边,听他们把话说完,比任何道理都有用。相信这部电影会成为很多老师今后从事教育工作的‘参考书’。”

微信图片_2025-11-17_144942_430.jpg

学生家长:“终于懂了孩子‘沉默’的原因,是我之前太‘急’了”

“看到影片里闭国锦因偏科成绩下降而自我内向的片段,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现场一位母亲家长,她红着眼眶分享,“平时总觉得‘我是为你好’,却从来没问过孩子‘你需要什么’,我们也懂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想托举孩子,可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接不住啊。影片里孩子里的话,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扎在我心上一样。我与他们一样着急。”

微信图片_2025-11-17_144957_470.png
现场不少家长都有类似的共鸣,民盟经贸总支主委黄梅女士感慨道:“以前总担心孩子考不好、输在起跑线上,却没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才是‘底线’。看完电影我才明白,亲子关系不是‘管控’,而是‘并肩’——陪孩子面对困难,比逼孩子‘优秀’更重要。”

心理健康导师:“专业视角下,影片的‘细节’很用心”

“作为心理健康从业者,我特别关注影片对心理问题的刻画是否专业,结果没有让我失望。”民盟盟员、心理专家徐晓芳老师从专业角度分析,“影片里主人公出现沉默少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心理导师没有直接‘下诊断’,而是通过‘共情聊法’引导他表达情绪,这和真实的心理干预流程是一致的。”徐晓芳老师认为:“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有误解,觉得只有‘生病’才需要。但影片告诉我们,当情绪需要出口时,寻求帮助是很正常的事。”

微信图片_2025-11-17_145013_454.png
民盟盟员、南通市教科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符小斌老师表示,我们要给孩子做减法,我们要接纳孩子的不足,当我们学会放下,焦虑才会缓解。社会、学校的节奏已经非常之快,学业的压力在学校已经很大,家庭不应成为压力的延续,而该成为孩子温暖的港湾,只有这样,亲子关系与孩子的三观才能正向积极发展。

活动落幕:“陪你到清晨”不是终点,而是“守护”的开始

此次活动还得到了市青商会,市青联,市政协经济界,开发区实小集团、开发区机关工会、能达资本工会的大力支持,就这样让原本互不相识的人,因为一部电影,变成了“守护青少年心灵”的同行者。

微信图片_2025-11-17_145021_278.jpg

下午的点映活动持续到了黄昏,活动在大家的掌声中落幕,但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思考与行动,才刚刚启程。《陪你到清晨》的片名,像是一句承诺——对青少年来说,这份承诺是“别怕,有人陪你面对黑暗”;对家长、老师、社会来说,这份承诺是“我们会一起努力,为孩子撑起一片温暖的天”。或许,一部电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它像一盏灯,照亮了理解与沟通的路。当更多人愿意停下脚步,倾听青少年的心声,愿意跨越身份的界限,共同为他们搭建“心灵守护网”时,每个孩子都能在成长的路上,不再孤单,真正拥有“到清晨”的勇气与温暖。



供稿 |  民盟南通市委会  曹  丹

编辑 | 凡海军


责任编辑:江苏民盟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59269581 邮箱:yxhqw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