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痣》89-92集:花与岁月的咏叹调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营销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10-02    浏览量:999+

第八十九集:霜降的“花籽棋”

 

霜降那天,望云乡的晒谷场摆开长桌,村民们用向日葵籽当棋子,下着老辈人流传的“花籽棋”。黑籽是“守”,白籽是“攻”,规则简单却暗藏智慧——谁能让自己的籽连成“花盘”形状,谁就赢。

 

李娟带着孩子们围观,老支书摸着胡子笑:“这棋,下的是种庄稼的道理,也是做人的道理。”新支书把棋局拍下来,发在“望云乡故事”的社交账号上,配文:“花籽里的哲学,土地教给我们的智慧。”

 

夕阳把谷场染成暖金色,棋子在桌面上明明灭灭,像花田里的光在棋盘上流动。李娟看着老人们专注的神情,忽然觉得:望云乡的“活”,就活在这些被时光打磨过的老规矩里,它们像花籽一样,把土地的智慧,一代代种进人的心里。

 

第九十集:小雪的“花田速写课”

 

小雪初至,望云乡飘起细雪。李娟在“明远书屋”组织“花田速写课”,请来一位美院的老师,教孩子们画雪中的向日葵秸秆。秸秆在雪地里支棱着,像黑色的炭笔,在白纸上划出倔强的线条。

 

孩子们的画里,有的秸秆被雪压弯,却仍朝着假想的太阳;有的秸秆旁,画着刚冒头的绿芽。老师看着画,对李娟说:“这些孩子的画里,有成年人没有的生命力。”

 

雪停时,李娟把孩子们的画贴在书屋的“时光墙”,与周明远当年的向日葵草图并排。新旧画稿在墙上对话,像岁月的两端,被同一种“向阳”的信念,紧紧拴在一起。她眼角的痣,在暖光里亮着,像画纸上一枚鲜活的印章。

 

第九十一集:冬至的“花魂饺”

 

冬至,望云乡的家家户户包起“花魂饺”——用向日葵花汁和面,包上香菇、笋干、向日葵籽碎调成的馅。李娟带着孩子们,把饺子捏成向日葵花盘的形状,褶子像花籽的排列。

 

阿木的视频电话打来时,李娟正在蒸饺。屏幕里,山娃们围着铁锅,锅里煮着野菜饺:“李娟阿姨,我们的饺子也很香!”李娟把刚出锅的“花魂饺”举到镜头前:“明年冬天,来望云乡吃饺子!”

 

饺子的热气模糊了屏幕,却暖了两地的冬天。李娟咬了口饺子,花汁的甜混着馅料的鲜,像把望云乡的阳光与土地的馈赠,都吃进了肚里。她忽然明白,周明远种下的向日葵,早已成了望云乡的“味觉记忆”,让每一个平凡的节气,都有了专属的、带着花香的仪式感。

 

第九十二集:岁末的“花田祭”

 

除夕前,望云乡举行“花田祭”。村民们穿着传统服饰,捧着向日葵花盘,在周明远的墓碑前祈福。李娟念着祈福词,孩子们把彩色的绒线缠在秸秆上,新支书则用无人机记录下这庄重的时刻。

 

阿木寄来的视频里,山里的孩子也在自家田埂前,摆上野葵花祈福:“希望明年,我们的花能和望云乡的一样好!”镜头里,山娃们的笑脸与望云乡的花田重叠,像两团永不熄灭的火。

 

仪式结束后,李娟站在花田边,看着新翻的泥土与飞舞的纸鸢,忽然觉得周明远的心愿,从未被时光辜负。望云乡的向日葵,早已不是简单的农作物,它是光的容器,是希望的符号,是能让不同角落的人,借着同一种花,感受到彼此联结的“温柔信使”。她眼角的痣,在岁末的烟火里亮着,像时光给望云乡的、一枚永恒的邮戳,盖在每一封寄往春天的信上。

 微信图片_20250802102512.jpg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