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痣》93-96集:花与光的永恒絮语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营销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10-02    浏览量:999+

第九十三集:惊蛰的“种子信笺”

 

惊蛰雷动,望云乡的“种子信笺”活动又开始了。李娟带着孩子们,把向日葵籽、野葵花籽、抗涝花种小心包进宣纸,再用蜡封好,做成能发芽的“信笺”。信笺上写着:“打开我,把我种进土里,就能长出望云乡的光。”

 

新支书把“种子信笺”放进文创礼盒,寄给曾认养花田的游客。很快收到反馈:“在阳台种下信笺,真的发芽了!看着小苗,好像望云乡就在身边。”阿木也收到信笺,他把野葵花籽混在信笺的花种里,种进山里的田埂,期待着春天的相遇。

 

春雨淅沥时,李娟看着窗外的雨丝,忽然觉得这些“种子信笺”,像周明远当年播下的第一粒籽,正以更轻盈的方式,把望云乡的“向阳”信念,撒向更广阔的天地——每一封“信”,都是一场关于“生长”的约定。

 

第九十四集:春分的“花影迷宫”

 

春分,陈阳在花田旁用竹竿和麻绳,搭起一座“花影迷宫”。迷宫的路径参考向日葵花盘的螺旋线,孩子们在里面奔跑、嬉笑,阳光透过缝隙,在地上投下细碎的花影,像迷宫里藏着的星星。

 

游客们也兴致勃勃地走进迷宫,有人拿着手机导航,有人跟着孩子瞎闯。李娟站在迷宫入口,看着人们或迷茫或雀跃的神情,忽然想起周明远当年说的“希望”——它有时就像迷宫,看似曲折,却总有一条通向光的路,而找到路的关键,往往是像孩子一样,带着好奇与勇气前行。

 

夕阳把迷宫的影子拉得很长,孩子们在出口处欢呼,手里举着捡到的干花。李娟知道,这座“花影迷宫”不仅是游戏,更是望云乡给人们的隐喻:只要心里有光,无论走哪条路,最终都能与希望相遇。

 

第九十五集:谷雨的“花田茶会”

 

谷雨,望云乡的“花田茶会”在新抽芽的向日葵丛中举行。老医生用今年的新茶,混着向日葵花苞、野菊花,泡出“谷雨向阳茶”。李娟摆上粗陶杯、秸秆盘,邀请游客和村民围坐。

 

一位茶客闭着眼品茶,忽然说:“这茶里有土地的味道,还有阳光晒过的暖。”小满给大家分茶,学着老医生的样子介绍:“这是周爷爷种的向日葵,现在能泡茶啦!”茶客们纷纷点头,有人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下茶方。

 

茶会散后,李娟看着空了的茶杯,忽然觉得周明远的心愿,早已融入望云乡的日常。向日葵不再只是“看”的花,它能泡茶、能入食、能疗愈,成了望云乡“生活美学”的一部分——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能因为一朵花,变得有滋有味。

 

第九十六集:立夏的“花田剧场”

 

立夏,“花田剧场”上演新戏《种子的旅行》。孩子们演风、演鸟、演溪水,把向日葵籽如何传播的过程,编成童话剧。老人们演周明远背着种子进山,新支书则用直播,让山外的孩子也能同步观看。

 

戏里,“风”吹着“种子”跑,“溪水”载着“种子”流,最后“种子”在山里生根发芽,与阿木演的“山娃”相遇。直播弹幕里,有孩子留言:“我也要当种子,去旅行!”

 

演出结束,李娟带着孩子们给演员们献花——用秸秆做的花。阿木的视频电话刚好打来,他举着山里刚开的野葵花:“李娟阿姨,我们的花也开了,像不像剧场里的花?”屏幕内外的花田,在夏初的风里,完成了一场跨越山海的“花事共鸣”。李娟望着屏幕,觉得周明远的“希望”,正以戏剧、以直播、以一朵花的方式,在无数孩子心里,开始了新的“旅行”。她眼角的痣,在花田的金光里亮着,像岁月给望云乡的、一枚永远温热的印章。

 微信图片_20250802102512.jpg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