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谈|常凯、杨金奎、艾玎、施华君谈科技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    作者:中国民主同盟        发布时间:2022-12-26    

民盟十三大·代表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对于如何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推动科技创新,盟内的科技专家会有什么看法呢?民盟十三大期间,我们采访了参会代表中的几位科技工作者,请听来自科技界的声音——

 

 

 

 

 

 

 

常凯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图片
图片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常凯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民盟是中国共产党坚定的同路人,有着“奔走国是,关心民生”的优良传统。民盟历史上有许多像费孝通、钱伟长先生这样的专家,他们从专业出发,积极为国献策,是我们每个盟员的榜样。
我想从一名半导体物理工作者的角度谈谈个人感受。过去的十年是新时代伟大的十年,半导体事业获得了不小的发展,也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从某些角度来看,半导体的竞争不止是尖端制造工艺的竞争,它更是产业、资源甚至是制度等综合国力的全面竞争。培育我们全方位的竞争力,对于科技创新将有所裨益。
我个人的粗浅理解是:
第一,在科技创新层面,我们要继续加大投入,营造鼓励探索、勇于创新、允许失败、公平竞争的研究环境。进一步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机械评价标准,不拘一格引进和使用人才,完善成果评价机制。
第二,对于关键核心技术和数据,通过新型举国体制的方式,弥合各方利益分歧,组合多方力量予以攻关、验证与推广,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以EDA工具为例,EDA需要各个代工厂反馈海量数据,而这些数据是各个公司核心资产。缺少数据验证的EDA也无法在器件设计中使用推广。
第三,充分发掘国内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半导体产业不仅依赖于高质量的半导体材料,还对高纯度化学原料、各种精密控制加工设备有着巨大的需求。我们应当不局限于传统的热点城市,还应该在全国范围内,结合区域优势,建立地方半导体相关产业,培训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通过产业升级提升地方经济,构建独立完备的半导体内循环产业链。
我们盟员中有很多科技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专业嗅觉,注重实地考察,结合自身专长,突出重点,持之以恒地建言献策,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贡献。

 

 

杨金奎 首医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主任:

 

 

 

图片
图片

 

“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

 

 

——杨金奎

 

 

中共二十大报告为加快推进科技原始创新不断加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报告把生物医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国家相关产业。在我们生活的不同阶段,我们都受益于生物医药科学家的贡献。从血液测试、诊断到药学研究,生物医药利用对人类生物学的探索来发展更好的人类健康。
如何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激发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一批具有原创性思维的默默无闻的战略科学家独立开展研究,是生物医药领域基础研究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目前的科学评价体系、基金支持体系更多是基于科学界的“主流思维”。“主流思维”是指,一个群体对一件事物的共同思维方式。这个思维体系决定了什么是最基本的概念,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科学家去担当重要职务等等。主流的思维模式是必要的但不充分的。要鼓励其他思维模式存在。“孤儿现象”是指,一个事实如果不能为主流思维所承认,就会被刻意忽视,需要经历许多人的论证,并且长期存在争议。在生物医药领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孟德尔法则”经历了35年才被承认,“移植法则”则经历了37年,淋巴细胞的作用经历了32年。
然而,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是由非主流思维的研究者推动的。例如,现在我们回顾糖尿病领域任何一个重大发现,都不是当时知名专家的成果,当事人也并非当时拥有大量研究经费的研究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构建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对于激发非主流思维科技人才的原始创新具有一定意义。
作为民盟盟员,我认为应围绕科技创新的“举国体制”与“市场导向”协同发展等重大课题积极开展研究,并通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平台为中共决策提供更多务实的建议。

 

 

艾玎(天津医科大学校长助理)

 

 

图片
图片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艾玎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丁仲礼主席在民盟十三大工作报告里指出,要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重大战略,提出更多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明确了民盟未来一段时期高质量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前进方向。
我是一名热爱探索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心血管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我谈一下在工作中的一些粗浅体会:
第一,完善人才吸引机制,打造多层次人才聚集体系。随着我国人才建设机制的不断完善,大量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纷纷投入到科技强国的人才队伍中来,但从全国范围看还存在较明显的学科差异、地域差异、吸引力差异。作为民盟盟员,我将发挥自己的影响带动力,借助民盟的平台优势,做好宣传推介工作,为民族复兴凝聚更多团结奋斗的力量!
第二,优化人才评价机制,推动多元化创新评价体系。科技发展及其评价有着固然的客观规律,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类型科技人才构建相应的评价标准,贯彻好“四个面向”,把人才评价、科研导向统一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大战略中来。
第三,加快青年人才培养,建设高水平可持续科研梯队。我们要加大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在组织上予以关心爱护,在工作上予以信任支持,在生活上解除后顾之忧,尽快培养出一大批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军人才,实现科研梯队的可持续发展。
踏上新征程,我将继续潜心钻研,脚踏实地,将家国情怀转化为投身科研的实际行动,不断拼搏,接续奋斗,为我国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施华君(中电科32所副总工程师):

 

 

图片
图片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施华君

 

 

中共二十大报告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科技工作者,在深感骄傲的同时,也深感科技自立自强这条路任重道远。
今天在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时候,我国高科技的发展也前所未有地面临遏制。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依靠自主创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同时,还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围绕国民经济的核心重要产业,激发全产业链的创新活力。
作为民盟盟员,要深刻领悟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课题,积极开展研究,通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平台为中共决策提供更多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

 

 

责任编辑:中国民主同盟
首页 | 资讯 | 品牌 | 科技 | 财经 | 教育 | 动态 | 市场 | 文学 | 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