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戏清波里 鱼虾见真趣——陈升栋鱼虾图系列灵动亮相敦煌,8月8日共赏笔底生机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营销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08-03    浏览量:999+

8b82904001589bc8915840f5bc6b2fa3_1753934140637965.png

 当敦煌的千年风沙遇见笔墨间的一池清波,当古城的厚重底蕴邂逅画笔下的水族灵动,8月8日,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个人画展将为观者带来一抹别样的清新——鱼虾图系列作品。这数十幅以游鱼、河虾为主题的国画,以极简的笔墨勾勒出水中生灵的鲜活,于浓淡干湿间藏着自然意趣,成为此次千幅盛宴中最富“生机之趣”的篇章。

 a352d137c3019d71c8128b8316ad2d64_1753934151630902.png

陈升栋画鱼虾,最见“写意”之妙。他不执着于鳞甲、虾须的分毫毕现,却能以寥寥数笔,让水中生灵“活”起来,仿佛下一秒就会摆尾游出画外。

 804230b8882953b32162a15c084011f1_1753934169461165.jpg

观其《群鱼戏藻》,墨色如流水般灵动,笔锋似游丝般轻盈。数尾鲤鱼穿梭于水藻间,鱼身以淡墨勾勒轮廓,再以浓墨侧锋扫出脊背的弧度,鳞片不一一细画,仅以墨色的深浅变化表现质感,尾鳍如折扇轻展,带着水流的波纹。水藻以焦墨随意挥洒,线条扭曲如舞者的腰肢,与鱼的灵动形成“动与静”的呼应,墨色晕染处似有清波荡漾,仿佛能听见鱼尾拨水的轻响。他画鱼,不画其“静”,专画其“游”,让每一条鱼都带着“无拘无束”的自由,透着对自然本真的向往。

 aff7c7f46de0bf9a30e8b28f13f4dd7f_1753934189755591.png

赏其《清水虾趣》,则见笔锋如剑出鞘,墨色在细微处见功夫。数只河虾弓着腰,虾身以淡墨勾勒,一节节的轮廓清晰却不刻板,虾须以细如发丝的线条甩出,带着风的弧度,有的虾正举着螯钳“对峙”,有的虾则扭身欲逃,眼神虽小,却透着机灵。水底的卵石以干墨点染,与透明感的虾身形成对比,墨色浓淡间,似能看见阳光透过水面照在虾壳上的微光。陈升栋画虾,深得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精髓,虾的“憨”与“灵”在笔墨间交织,让这只寻常河鲜成为“生活意趣”的代言人。

 a1345cba331ae2e8371b0c5848abd1dc_1753934199880226.png

更妙的是他的《荷塘鱼乐》,墨色中藏着四季的轮回。荷叶以泼墨法晕染,边缘处带着自然的残缺,似被风雨打过,叶脉以焦墨简单勾勒,如老人手上的青筋;荷花以淡赭石点染,花瓣半开,藏着含蓄的美,而鱼群正从荷叶下游过,身影被叶片遮挡,只露出半截尾巴,透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灵动。墨色浓处如暗夜,淡处似月光,仿佛能闻到荷塘的清香,感受到夏夜的清凉。他将鱼虾置于自然场景中,让“趣”不止于生灵本身,更藏在“鱼与荷、水与影”的和谐里。

 5af2e26c55fc40382f7aeaf2b489389c_1753934210391917.png

为何陈升栋的鱼虾图能如此动人?只因他懂“留白”,更懂“藏趣”。画鱼,留大片空白作“水”,让观者自行想象清波浩渺;画虾,让虾须冲出画框,似与邻画的鱼虾“对话”。他的笔墨里,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鱼摆尾的弧度、虾弓背的力度,都精准捕捉;更有对生活的热爱,那些儿时观鱼、溪边钓虾的记忆,都化作笔端的温情,让每一幅画都带着“烟火气”的亲切。

 8d44bcbba94c311af54306ff234af84c_1753934220607794.png

8月8日,敦煌,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个人画展。当这些鱼虾图与千幅佳作一同亮相,相信会有更多人在笔墨间读懂:真正的“雅趣”,不在名山大川的壮阔,而在鱼虾嬉戏的细微处;真正的艺术,能让平凡生灵在笔墨中绽放光彩,让观者在忙碌之余,想起“水中有鱼,岸边有我”的简单快乐。让我们共赴这场盛宴,在灵动的鱼虾图前,感受那份藏在墨色里的自然之趣。

6df90aba6a284a85056b80d79ef18864_1753934238397948.jpg

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